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演化。2022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仍在蔓延,世界教育发展在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中变得更加复杂。联合国大会第77届会议期间召开的教育变革峰会,号召调动各方行动、雄心、团结力及解决方案,以恢复因疫情导致的学习损失,重新构想未来的教育,进而实现2030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回顾2022年,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教育发展,世界各国积极响应,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STEM教育、教育数字化变革、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教育公平以及后疫情时代教育复苏的相关举措
近日,教育部正式上线“中国教师”服务平台及移动端“中国教师”小程序,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提供教师政策资讯、教师培训查询、惠师服务、电子工作证照等多元化服务,标志着我国教师服务迈入数字化新阶段。“中国教师”服务平台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在电脑端便捷获取政策资讯、教师培训查询、惠师服务等基础服务。移动端“中国教师”小程序在电脑端功能基础上深化拓展,进一步集成电子工作证、职业生涯发展、地方特色应用等功能,丰富惠师服务,强化应用驱动,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增强教师获得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9月,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这一年来,基础教育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人民教育杂志面向广大读者遴选、征集“2024年中国基础教育十大关键词”,回顾总结这一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9日,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围绕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安排布置年度重点任务,确保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
总感觉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匆匆,忙着工作,忙着消费,忙着出人头地。其实我们也可以慢下来,看看是否忽视了孩子的成长,是否用自己对成功的渴望抹杀了孩子的多彩,是否丢失了自己的本心。
教育财政研究简单说就是研究有关教育的钱。今天我想谈几个问题: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的迷思。我的同事周森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高等教育8%和30%的故事,意思是说央属高校的本科生只占全中国本科生的8%,但是这些央属高校的资源占据了整个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30%。美国有一个研究高等教育史的教授研究了大西洋两岸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美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化特别严重,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之中分布的差距特别大,欧洲的分化相对较小。
今天我国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变的时期,即从教育大国转变到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从传统教育方式转变到现代化教育方式的重要时刻。在这转变的时代,教育的环境正在改变,教育的方式正在改变,师生关系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扩宽了学习的环境,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也改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那么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水准却有所下降。因此,进行人文教育格外重要。浮躁的时代,我们如何坚持人文教育?中西方的“人文教育”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分享了他的观点。
2020年11月15日,历经八年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在逆全球化没有退潮的情况下,RCEP的出现显然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一大胜利,它给暂时颓靡的全球化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是在向世界宣布:全球化不会停滞不前,全球化的趋势依然坚定而持续。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何况是百年树人的教育!再往远走,还会、还能、还要遇到些什么?毫无疑问,该做、能做、要做的事还很多。教育的这场改革刚刚拉开序幕。也许,更精彩、更艰难、更有意义的改革,还在后头。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基于对教育强国内涵和建设目标的理解,建构由“教育公平、教育保障、教育结构、教育质量、教育开放、教育贡献”构成的“六位一体”教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强国评价指标2020年现状值和2035年目标值与对标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可分为追赶型、超越型和创新型三类。当前我国教育强国指数在36个测算国家中处于第三梯队,大部分指标处于追赶状态。应立足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所处历史方位,借鉴国际经验,根据目标要求,瞄准突出问题,从全面优化国民教育结构、不断
在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外滩全体大会暨开幕式“迈向新征程的中国与世界:复苏与挑战”上,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与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钱颖一展开对话。作为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传奇外交家、历史学家,基辛格在1971年7月秘密访华,与中方一道为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做出了开拓性努力。基辛格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和世界格局。尽管已经百岁高龄,基辛格依然思维敏捷。他一如既往地参加国际问题的讨论,并且还能给出令人佩服的预测。他也非常关注科
顾明远:老师的作用是引路人,锤炼思想的引路人,创新学习的引路人,创造智慧的引路人。
老师们下午好,今天下午咱们有很多精神点心,精神很振奋。我就讲讲为什么要办“明远教育思想者”研修项目。说老实话,我最初提出来明远教育书院应该举办“教育思想者”研修项目的时候,是因为我觉得现在教育里头的很多问题,光靠大学老师是解决不了的,我们需要走到基层,与基层的老师一起讨论、一起研究问题。我们成立明远教育书院的宗旨就是想探索更多好的教育办法,来解决当前教育的一些问题。因此我提议,明远教育书院要邀请一些有经验、有思想的一线教师参与进来,大家共同思考,探索教育改革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怎么来解决。这就是“明
杨振宁对物理学之美,尤其是理论物理学之美有过长期的关注和深入思考,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相关研究著述。他认为理论物理之美不仅存在,还在演变中愈发丰富;理论物理之美不仅给物理学家以美的愉悦,还对他们关键的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正确归纳、阐述杨振宁的相关思想,不仅具有基本的学术价值,还具有总结与提炼科学方法之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全面整理并深入解读杨振宁在该领域的著述是研究的基础;杨振宁的访谈中针对其中关键问题的解答,为科学美如何介入科学研究提供了恰当的具体案例;杨振宁解答关于科学
日前,教育局长高峰论坛(2023)成功举办。论坛开幕式上,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题作主旨报告,对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理想信念和专业素养作出解读。
在当前中国教育中,减负成为了一个最响亮或最特殊的概念,全国上下都在围绕“减负”目标,压倒一切。但是减了两年以后,到底减得怎么样呢?杨东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分享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些看法!在当前中国教育中,减负成为了一个最响亮或最特殊的概念,全国上下都在围绕“减负”目标,压倒一切。但是减了两年以后,到底减得怎么样呢?还没结论,每个人心中有自己的解释。“过度教育”和“学业过剩”这一轮减负面临着的教育背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生命质量,就是通过教育提高了人的生存能力,能够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就是通过教育,使他有知识、有能力、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有奉献精神,能够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参加座谈会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对广大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育人初心使命,为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广大教师要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弘扬教师群体中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身上所展现出的“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
--三年级《掌声响起来》主题班会学生优秀感悟随笔展示掌声响起来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一班 高艺璇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刻,掌声会为我们响起,它像温暖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今天,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游戏:掌声响起来,每位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五个优点,分享完后,其他同学要给他评价点赞。当我站在台上,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优点时,心里满是复杂的感受。一开始,紧张得手心都微微出汗,担心自己说得不好,或者被同学们笑话。但随着一个个优点从口中说出,一种自信的感觉逐渐涌上心头。每说出一个优点,脑海里就
--四年级《学会感恩》主题班会学生优秀感悟随笔展示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 刘子杨相信大家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吧!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每天都为我操劳。父母几乎每天都干家务,但也会尽力留出一点点时间来陪我们。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父母都用爱陪伴着我,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床上,可我还在打盹儿,“乖孩子,起床了。”一个轻柔的声音飘进我的耳朵里,是妈妈的声音。妈妈轻轻地拍了拍我,顺便打开了台灯,这样会让我清醒得快一点。来到客厅,香味扑鼻,哇,原来爸爸早就
二年级《我和我们》主题班会学生优秀随笔感悟展示我和我们
——“学会育人与明师成长研修班”在潍坊中学圆满举办学思以潜心,悟道以致远。为深入推动德育工作课程化与德育课程校本化,让德育在课堂真正落地生根,助力教师提升育人能力、实现专业发展,由全国中小学名师培训网班会随笔育人研修项目组主办,潍坊中学承办的“学会育人与明师成长研修班”于近日在潍坊中学圆满举办。此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德育落地联盟会员学校及潍坊市各中小学校的七十余位教师代表参与。本次研修活动聚焦五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索:通过体验式班会感悟课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主题班会育人课设计、推动育人“明师”
六年级《潜能无限》主题班会学生优秀感悟随笔展示
八岐山校区四年级《掌声响起来》五年级《一场特别的挑战赛》主题班会学生优秀感悟随笔展示
4月11、12日,德育落地教育联盟“学会育人与明师成长”研修班在潍坊中学开班。本次研修活动以“分类研修,梯次发展”为原则安排研修内容,力争使处在班会育人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老师们各有所获。以下是魏炳成、井水、李秀梅三位老师的会后随笔,这些感悟文字真切反映了他们的所获所感。他们这种“心若动,笔就动”的学习与动笔习惯,值得每位联盟会员学习借鉴。
鞍山市达道湾学校,自2025年2月起正式加入全国德育教育联盟,标志着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山东省随笔三步走工作室主任、生态语文教育专家成浩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学校积极探索德育班会育人的新模式,与全国各地联盟校共同研究,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九山初中这样让德育在课堂生根发芽!当下,如何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如何让班会课不再流于形式,九山初中用五年时间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通过创新主题班会课程,将“追梦”融入课堂,让德育在体验中生根、在感悟中成长。如今,这一模式不仅成为学校特色,更被全国多所学校借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九山初中的“追梦”德育主题班会课堂!一、破局:当传统班会遇上新时代挑战面对学生沉迷网络、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九山初中发现:传统班会课“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已难触达心灵。(一)传统困境:内容零散:班会主题随意拼凑
东城街道文昌小学开展主题班会感悟课工作推进会为进一步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统筹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学校持续开展班会育人工作,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于3月20日下午,召开主体班会感悟课工作推进会,会议邀请了全国生态语文专家、主题班会感悟课创始人成浩教授莅临指导。成教授与老师们亲切交谈,指出了目前主题班会感悟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给予了指导意见,并针对误区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告诉老师们要学会做减法,大胆减去非必要部分,保留核心环节,让孩子尽情体验、畅所欲言、动笔留痕,一节班会课,并非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