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新闻动态 >> 本院动态 >> 浏览文章

朱永新:向文化强国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 作者: 朱永新 已有0人评论  2017/10/25 20:21:37  加入收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制衡西方大国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中共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正在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步一步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

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一名党外知识分子,一名长期在民主党派中央分管参政议政工作的领导干部,我对中共十八大以来文化领域改革与发展的每一次脉动、每一点推进,都有深切感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的理想和目标上达成了高度共识。文化强国的梦想,体现了历史规律和人民期待,给文化工作者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并由此唤醒了举国上下、方方面面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更加坚实。“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显示了极强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和实践,特别是国是民生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中国梦真真切切地转化为每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自觉践行的价值尺度,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活各领域和全体国人的文明水平。

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动景象。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近年来,《文物保护法》的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逐步完善。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6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我国文化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可喜进展。这部法律的出台,实现了近年来文化立法的突破,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法律保障。民进是一个有着“文化情结和文化责任”的参政党,我们对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关注是长久的、一贯的。近年来,民进中央先后就“完善文化投入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2008年)“完善制度、落实政策、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2009年)以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2015年)开展了3次年度重点调研。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民进多年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认为,文化建设是一个政治问题,视野不能只在“高大上”的文化设施项目上,不能只在一部分人群上,而是要使广大的基层群众、各个社会阶层都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都能从文化生活中体会“小康”的满意感。2015年,民进中央向提出了《关于在“十三五”期间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批示。文化部领导就建议内容的落实,专程来民进中央走访座谈,介绍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与民进中央的座谈会上表示,将认真吸收关于全民阅读活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等的建设性意见,为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应当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出台,回应了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从根本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正是民进多年努力调研、多方呼吁的目标和方向。特别是我本人为之奋斗多年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在保障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并且,《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有望在年内出台。此外,《电影产业促进法》已经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也在审议过程中。文化领域立法速度加快,令人倍感欣慰。

完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文化与教育融合发展、相得益彰。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本人曾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作题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我深感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缺失,如果任其发展,必将把孩子们领进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缺乏民族文化滋养的孩子,哪怕他自称“世界公民”,终归是肤浅的,片面的,没有根基的,难以走远的。唯有我们能够兢兢业业,完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时认认真真,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之长,中华民族才能够再创文化的辉煌,再度奉献令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新成果。

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正是点到了教育的一个要害。近年来,文化教育呈现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下发戏曲进校园的指导意见,义务教育阶段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三个学科使用教育部部编教材,国务院设立教材委员会,等等,种种举措预示着,一个文化滋养教育、教育创新文化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

万众瞩目的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发展规律、引领文化繁荣昌盛,是一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文化强国之路。高度的文化自觉铸就坚定的文化自信,展望未来,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复兴并走向新的辉煌,满怀信心,充满期待!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