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张志勇:机器永远是人类的工具,AI时代重新定义教育根本任务

来源:搜狐教育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9/12/9 8:45:18  加入收藏

12月8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到了转型时刻。在科技的助推下,全世界都在探索教育变革。技术如何改变教育生态?科技发展给教育又带来哪些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未来学校、人工智能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在年会致辞中谈到,机器永远是人类的工具,人工智能时代要重新定位人类教育的根本任务。科技进入教育领域是更好地赋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取代教师的工作。张志勇也谈到,必须警惕科技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因素,不能损害儿童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更不能奴役儿童的发展。

图为张志勇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致辞

在致辞中,张志勇分享了六个观点:

一是教育将进入“人机协同”时代。每一次教育技术的革命,都是对人类教育生产力的解放。互联网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促进人类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人类教育技术的革命将大力促进学校教育技术形态的转变:“去人工化”。这里的“去人工化”,是指学校教育将实现人与机器的分工与协作。该交给机器的就交给机器,该机器辅助的就让机器辅助,该教师自身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就由教师承担。由此,教育将进入“人机协同时代”。

二是教育将重构人和机器的关系。教育进入“人+机器”时代,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这种人机融合式教育,需要重构人和机器的关系,建立人机融合的教育新业态。好的人机融合教育具有四个特征,即技术简便、人机友好、省时省力、优质高效。

三是机器永远是人类的工具。科技进入教育领域,从根本上说,是更好地赋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取代教师的工作。正如李开复先生所说:“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或教育技术本身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每个人在技术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的自由,体现最大的价值,并从中得到幸福。”

四是人工智能时代要重新定位人类教育的根本任务。知识的学习、训练与掌握将退出学校教育的中心舞台,德性、情感、创造将成为人类教育的终极使命。

五是要尊重教育的技术伦理原则。教育技术的革命,要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教育正义,要有利于解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而不能损害儿童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更不能奴役儿童的发展。

六是警惕“教育信息化悖论”。教育的信息技术革命既可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也可以扩大相互之间的差距。要防止出现和消除教育的数据鸿沟,国家必须加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学校、弱势学校的教育技术革命的能力。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