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1/11 10:38:28 加入收藏
3.基层一线也要站在职称一线
《意见》提出,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
让职称评定既奖优又暖心
“职称就像压在老师身上的一座山,因为名额有限,乡村学校名额少之又少,纵使我们教学成绩再高,也难以评上职称。”某乡村教师刘老师说。
“我们一线老师兢兢业业,可一到评职称就没有我们的名额,净是行政老师被评上,我觉得有些不公平。”某小学王老师抱怨说。
《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唯有切实贯彻才能温暖一线教师的心。
小编有话
现实生活中,行政职务与高级职称两不耽误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而且越是有行政职务的人,越容易在高级以上的职称评选上具有某些天然优势,若是这部分人在高级职称的评选中占比过大,则极容易伤害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让更多的一线教师享受到高级职称的阳光,才能最大程度地对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保护与鼓励的双重作用。让行政的归行政,职称的归职称,把二者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划清,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一线教师的利益。
4.唯资历 唯学历 唯论文的职称评定要“翻篇”了
论文不再是门槛,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探索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教案、病历等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三唯”的时代要远去
湖南省一名在教学一线工作30多年的中学教师李斌,由于上学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培训,导致后来在评职称时一直苦于写论文,每次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现实中,也常常能听到在评定职称中遭遇阻碍的老师们对于论文的质疑声:
“那些为发表而发表的论文,并没有什么科研价值。这纯粹是浪费纸张、浪费精力、浪费钱财。”
“现在,不只是大学评职称要求发论文,职称评定要求发表论文已经蔓延到各行各业,甚至小学老师评职称也被要求发论文。一些职称与论文挂钩的要求,简直是莫名其妙。”
“我们这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实践应用能力再强,教案随笔写得再好,也不顶一篇期刊学术论文,但那些花钱买来的论文,我觉得并不比我的教案价值高。”
长期以来,职称评定一直饱受“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诟病,希望《意见》的出台,能够解决众多教师的一大烦恼吧。
小编有话
学术论文是高校教师学术创造潜能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术活动的最终成果。但是对于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论文并不能够完全代表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加之出版行业乱象丛生,也使得论文发表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西南政法大学的程德安教授认为,不分行业特点,把学历、资历、论文等标准量化为职称评定的“硬杠杠”,逼着专业技术人员为评上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之外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精力,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5.从外语、计算机考试上“松绑”
《意见》里还说到,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对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要求不高的职称系列和岗位,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好老师不再被外语和计算机难倒
“作为一名50岁的老教师,为了评职称,必须要考计算机证,于是我报名参加培训班,没想到里面各种黑幕乱收钱,而且什么也不教,就教你怎么作弊,作为一名老师,我真的不想这么做,但职称评定这道坎又在这,我是左右为难。”
“我长年教初中物理,这英语已经多年不碰,现在学起来真是苦不堪言。但是为了评职称,我还得硬着头皮学习。但其实这专业英语真的对我的教学没有多大的帮助。”一位读者老师在后台留言道。
小编有话
术业有专攻,并非所有的专业岗位都要用到英语,让广大老师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英语是极大的浪费。而计算机已经成为大众普及的工具,也无须通过考试来测评。《意见》的出台,有效避免了“一刀切”对优秀教师的不公平现象,也有利于广大教师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一线教学中学,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大有裨益。
教师职称评定的终极目的是要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相应职称教师价值的最大化。过去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正在逐步剔除,中教君真心希望随着职称制度的不断改革,我们在一线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广大教师能得到更多保障,在日新月异的教育大环境下安心教学、专心工作、开心生活。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