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来源:张志勇的博客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7/3/12 19:47:26  加入收藏

--2017年两会议政(11)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对《教育规划纲要》的中期评估表明:我国教育事业已进入世界中上收入国家行列。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15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5.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教育机会的短缺已不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本的教育发展方针得到根本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从法律上得到了根本保障,我国教育从总体上已从外延发展进入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任务更加严峻,改革和发展中积累的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瓶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坚持领导。

  一、加强党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领导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思想宣传工作,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这一切,其根基都在于国家整个教育工作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根本遵循,把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作为根本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对教育工作的根本主张。全面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我国《宪法》、《教育法》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使命,是依法治教的根本要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片面的教育政绩观,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执行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这些行为都是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的教育行为,都是不忠诚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行为,必须予以严肃的责任追究。

  二、加强党对各级党政干部教育政绩考核的领导

  教育政绩观问题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系统性的问题。教育政绩观问题事关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道路问题、旗帜问题、方向问题、科学问题。

  只有解决了教育政绩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问题。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立德树人,可是片面的仅仅以追求升学率为标志的教育政绩观,只重视升学需要的文化课程的教学,从根本上就把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虚化、弱化、边缘化了。

  只有解决了教育政绩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教育系统的依法治教问题。我们喊了多少年要依法治教,可教育系统普遍存在的教育违法现象,诸如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不保护青少年的睡眠时间,等等,人们对此大多采取视而不见的冷漠态度,说到底,是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使然。

  只有解决了教育政绩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是有规律的,但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向教育科学要质量的意识始终非常薄弱,而向时间,或者说向加班加点要质量的意识却始终甚嚣尘上,这都是由应试本位的教育政绩观所决定的。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什么学生负担轻重的问题,而是一个教育科学问题。在应试教育本位的教育政绩观驱使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永远无解。

  只有解决了教育政绩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教育公平问题。强调教育公平,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最重大的教育发展战略选择,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在解决人民群众有公平的入学机会,保障所有困难家庭的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成就,但是,入学机会的公平只是教育的起点公平,教育的最重要的公平是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才是教育的实质公平。不能不承认,由于应试教育的政绩观作怪,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从学校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到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配置,都在向升学有望的少数孩子倾斜,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严重破坏了我国中小学生教育的实质公平。

  只有解决了教育政绩观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教育的根本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子女上学不是目的,上有用的学、上有价值的学,上人民群众能够就业谋生的学,上人民群众终生幸福的学,这才是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教育权益。

  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出台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考核办法。很遗憾,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这一办法仍然不见踪影。在任何一个举国关注的民生系统,很难想象仍然像教育系统一样,至今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教育政绩考核办法,或者说,至今对一个地方教育做得好坏,没有一把权威的正确的科学的评价标尺。建议中央依据法律赋予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尽快出台对地方党委政府教育政绩考核的一揽子方案,用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这根指挥棒,去撬开治理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这个顽症的大门。

  三、加强党对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教育工作部署的领导

  2010年以来,党和国家围绕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从整体上讲,先后出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从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上讲,先后出台了学前教育一期二期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民办教育发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从重点领域的改革上讲,先后出台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推进中考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意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的意见,等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和国家要对各省建立落实重大教育决策年度跟踪评价考核制度。

  四、加强党对教育领域重点治理的领导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三大乱像长期得不到根本治理,这就是有法不依,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和在职中小学公办教师从事有偿补课。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战线存在的各种乱像,从根本上都源于“有法不依”。教育战线有法不依比无法可依更可怕。     

  (1)“有法不依”无法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教育在经济社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说到底,就是要像邓小平当年讲的,把教育作为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其根本措施,就是加大教育投入,用强大的财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都对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要求。而有些地方,却长期达不到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法定要求,无法满足教育优先发展的需要。

  (2)“有法不依”导致教育战线偏离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国家法律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许多地方将这些国家法律要求置于脑后,满眼都是代表极端功利主义的考试分分数和升学率。

  (3)“有法不依”导致教育战线恶性竞争文化盛行。“有法不依”带来的一个严重恶果就是,教育界为了追求自己的考试和升学功利,已经丧失了底线思维,只要能获得高分、获得自己需要的高升学率,什么花钱抢生源、买证书,甚至搞各种虚假的宣传,可谓不择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恶性竞争文化在教育界的漫延就不足为奇了。

  (4)“有法不依”无法培育奉公守法的公民。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培育奉公守法的公民,是当代教育必须履行的神圣使命。可是,“有法不依”已经破坏了中小学教育法治教育的基本环境。

  (5)“有法不依”无法培育学生的诚信人格。“有法不依”带来的另一个恶果就是,一方面,学校教育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尊重法纪;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本身又经常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分裂教育的典型示范,又何谈培养学生的诚信人格?

  中小学负担过重问题,更是中国教育中最典型的“老大难”问题。说它老,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就开始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说它大,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关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全局,关乎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说它难,是因为这个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最大的“顽症”,屡治不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从根本危害是的中华民族的身心健康,危害的是中华民族旺盛的创造力,危害的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每个家庭的前途和幸福,一句话,危害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问题,教育部要求加强师德建设,严厉禁止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但事实上各地不但治理成效甚微,甚至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职公办中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国家公务行为和专业行为的双重性质,参与有偿补课,是一种公务人员利用自己的职务寻求个人利益的寻租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严重破坏教育公平,违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助长中小学教师一切向钱看的行为,必将严重冲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大厦。

  对于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政府治理三大失灵现象,必须上升到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加强党对这些领域治理工作的领导,对这些领域启动国家专项治理行动。

  五、加强党对教育治理能力建设的领导

  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迫切需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力,迫切需要提高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工作的能力。建议完善和加强各级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由党委常委和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的同志分管教育工作。

  市、县(市、区)教育局长(以下简称地方教育局长)是领导中国教育的关键少数,中国教育能否健康发展,一靠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二靠地方教育局长的贯彻和落实,三靠广大教育工作的奋斗和奉献。在这里,我们特别呼吁,地方教育局长既要做政治家,又要做教育家,大力推进教育局长的专业化,实施教育家办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标准,建设好地方教育局长队伍,管理好地方教育局长队伍。

  六、加强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

  推进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办好公平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尽管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但不能不承认,中小学教师队伍优秀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局面,仍然是严峻的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国家能不能下决心解决好教师的尊严、地位、待遇,让教师成为全社会令人羡慕的职业,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是否真正重视教育的一把重要标尺。在这里,郑重建议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将我国公办中小学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队伍进行管理和建设。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