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专题策划 >> 中小学德育会议 >> 经验分享 >> 小学经验分享 >> 浏览文章

基于三主体育人理念下的德育实践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谢清田 已有0人评论  2016/12/3 12:01:05  加入收藏

  二、基于教师主体引领,促进德育实效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身教大于言教。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在德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发挥教师的主体引领作用,抓好示范引领、全员育人、学科渗透、课程建设和登峰评价等工作。

  1、以身示范“做表率”。一是做“思想”上的表率。学校开展“学生在心中”主题活动,通过学期初的岗前亮诺,教师节的集体宣誓,用教师的行为示范为同学做表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老师们轮流传讲红色箴言、解读峰文化、传播正能量,用生动的案例引领学生立大志、行大德。二是做“行为”上的表率。每天清晨,值班的校长、老师就会在校门口迎接到校的孩子;每天下午放学,老师们又会准时在校门口目送孩子们回家,风雨无阻,这份坚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敬业精神。三是做“业务”上的表率,每学期举行一次面向家长和学生的教师常规展示,让学生知道老师也要做作业,学生也应努力做好。

  2、全员育人“心连心”。我们设立“家长心声诉求中心”,向每位家长发放“家校连心卡”,所有教师的联系方式面向学生和家长公布,落实“首问答复制度”和“限时回复制度”,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孩子教育问题的“110”。构建“五位一体,六面共导”全员育人工程,全体教师从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行为训导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确定辅导对象,指导学生发展的方向。学校的后勤人员本着“服务育人”的思想,对学生安全、卫生、礼仪等进行教育指导(如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除了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之外,还时刻肩负着节约习惯的教育。门口的保安除了安全教育之外,还负责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真正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时时处处皆教育的良好氛围。每年两次全员家访雷打不动,老师们用家家访、户户到、人人见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学校提出的“十懂得”要求。

  3、学科渗透“重实效”。《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指出:挖掘提炼包括语、数、外等门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根据课程属性,归纳每门课程的德育目标、德育范畴,突出课程的德育特点,强调课程核心素养与德育的有效契合,强化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全科育人的目的。为此,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明确本学科、本学期的德育渗透点有几个,分别在哪些单元、渗透什么、渗透多少、如何渗透等。本学期,学校整理了约300个渗透点,并分年级编制“核心素养发展周任务单”,每周针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习惯养成、学科知识、实践体验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做”有动力,同时也为家长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依据。

  4、课程跟进“成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实施登峰德育的过程中,学校把课程的开发和整合作为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发校本和家本课程资源,实现了校本课程特色化、家本课程体验化。

  一是以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课程。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小公民教育活动。从学生最基本的礼仪教育出发,以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规范学生行为。课程中专门设置了“文明礼仪十二步走”评价专栏,采取自评、组评、师评、家长评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行为养成。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打造成“升旗课程”,使其成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途径,升旗仪式上国旗队出旗、升旗、学生宣誓、中队风采展示、教师传讲红色箴言、常规总结、金星少年以及星级班级表彰等等,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是以素养发展为主的人文课程。本着“育德、健体、促智”的宗旨,围绕打造艺体岳峰的目标开发艺体素养课程。如开发《小足球大世界》足球课程既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协同力;《少儿武术》、《太极拳》、《跆拳道》等课程让学生体会到习武先做人;《棋如人生》三棋课程引领学生三思后行、落地不悔;《快乐口风琴》、《趣味葫芦丝》、《快乐剧场》、《趣味剪纸》、《国画》、《陶艺》、《民乐》、《书法》等课程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

  5、登峰评价“促内驱”。教育离不开评价,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最先发展区的不同,正所谓:人人不同,人人都好!

  遵循“发现学生闪光点,评价激励促发展”的原则,我们积极推行“登峰卡”激励式评价,从德、智、体、美、劳、群六个方面探索建构了“卡章杯,两档案”登峰评价体系。“卡章杯”登峰评价体系分为三层三级,三层即由“卡”到“章”到“杯”的递进式发展阶段;三级即“登峰卡”评价的三个过程,即基础卡、登峰银卡、登峰金卡,从而,形成了以激励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扬长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并与星级学生评选、星级班级评价有机结合,激活了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驱力,培养了孩子自主发展的自信心。每学年的岳峰好少年颁奖典礼,学生和家长共同走上“星光大道”红地毯领取奖杯,激发了家长和孩子共同发展的动力。引领着每一名学生自觉向“岳峰好少年”的标准而努力。

  6、基地实践“抓外延”。用好社会资源,建好实践基地,是德育实效性的拓展和延伸。学校有针对性地与校外机构合作,建立德育实践基地。目前,学校与泰安市科技馆、泰安市规划展览馆、泰安市心理学会、蒙牛集团、小白杨拓展基地、泰安市消防大队、泰山学院等15家企业场馆签订基地建设协议,一是定期组织学生为期一周的实践体验活动,二是邀请专家教授到学校进行心理辅导、礼仪教育、职业教育等。

  三、基于家长主体参与,助推德育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低级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家长应该成为教育资源的补充者、学校办学的监督者和学生个性成长的引领者。

  1、榜样引领: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石,良好人格、品德、行为等形成主要在家庭。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工作室”,聘请市区家庭教育专家,引领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一是建立家长培训机制,形成了“纵向引领、横向互助和外力提升”三训机制。在家教培训部的组织下,先后推荐70余位家长就家庭教育中的优秀经验作了典型交流。先后邀请23位市区知名家庭教育专家走进校园,进行专题培训和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家长解疑答惑。召开不同层面的妈妈交流会、爸爸交流会39次。二是家长读书学习做引领。朱永新教授认为:陪伴、阅读、习惯是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词。学校倡导“三关一读”,要求家长引领孩子在家关闭电视、关闭手机、关闭网络,亲子共读至少30分钟,以此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每学年暑假的读书节结束之前,学校都要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让“阅读”成为每一个家庭的习惯。引导孩子树立“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钱多比书多,不比阔气比争气”的价值观念。

  2、环境营造:父母的第一使命,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氛围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为此,我们倡导每个家庭做到“四个一”,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环境,即为孩子提供一张书桌,一个书橱,一个独立学习空间,一部适合孩子读的名著。通过示范性家庭评选活动,推动书香家庭、文明家庭、公益家庭建设,目前,共有300被授予书香家庭荣誉称号,有162家庭被评为文明礼仪示范家庭,有120个家庭被评为爱心公益家庭。

  3、参与管理:张厅长主张:把家长委员会建在班上。为此,我们遵循“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要求,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家长代表大会为依托,形成了“四级管理,区域联动”家校共同体模式。

  所谓“四级管理”,是指家长委员会的四级组织机构,即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联谊会和片区联谊小组。其中,班级家长联谊会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化整为零,按照学生居住区域划分5至10个片区联谊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组织有序,职责分明,覆盖整体”的家长网络体系。所谓“区域联动”,是指把片区家长联谊会作为工作核心,由片区联谊组长负责组织开展片区教育活动,其目的:一是优化组织,达到了片区联系“零”盲区;二是搭建平台,为片区的每一个家庭提供学习、交流、合作的平台,以优秀的家庭教育资源引领不同家庭的家长不断改进家庭教育方式;三是教育同步,发挥片区的监督和教育的优势,在学生安全管理、学校教育落实等方面达到同步、同效;四是资源开发,发挥家长的参与热情,开发本片区实践体验类课程,如社会综合实践、爱好特长培养、公民道德教育等。

  在家长参与管理上,我们坚持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坚持每月一次家委会例会,针对片区情况对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提出建议,跟进学校教育规划制定家庭教育同步实施方案。二是坚持每学期一次“家长驻校”活动,家长自愿申报,每天都有2至4名驻校的家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参与学校活动,深入了解学校办学的细节,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三是坚持每学期一次家长评教义教活动。由家委会设计评教内容和标准,并进行统计,学校将成绩纳入教师的师德考评。

  4、资源开发:张厅长曾指出:每位家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每个家庭都是一个教育基地。差异就是教育资源,生活就是教育资源,参与就是教育资源。一是以志愿服务精神为引领的家长资源开发。定期开展家长义教、义工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保障和资源。先后有379名家长参与家长志愿者活动中来,他们用行动影响着孩子的志愿者精神。自去年以来,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泰安好司机、礼让斑马线”已成为泰安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一张名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二是以实践体验为主的家本课程资源开发。我们充分发挥片区联谊小组的作用,探索开发家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在周末和节假日等校外活动时间的延伸。如五年级二班大河片区开发的“爱心课程”,他们组织孩子到儿童福利院看望脑瘫的小朋友,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到贫困家庭慰问有困难的学生,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一种社会责任感。四年级三班五环片区开发了“社会公益体验课程”,救助白化病孩子,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捐赠图书,参加公益义卖等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了爱与被爱双重幸福,懂得孝敬父母、帮助他人、爱护环境、关心社会。

  近年来,各片区共开发家本课程100余项,组织开展片区实践活动360余次。如“亲子快乐健身行动”、“21天习惯养成计划”、“书途同归读书会”等已经成为各片区的常态活动。节假日,走进红叶谷、九如山、湿地公园、体验农场、动物园,参加樱桃采摘、公益义卖、山林防火宣传、文明劝导……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很多,丰富多彩的家本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真正让他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有了一种别样的收获。

  建校六年来,我们坚守“立德树人”不动摇,树立“大德育”观,在德育空间、德育主体、德育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实现了校园“处处都是育人环境”、学校“人人都是德育主体”、教育“时时事事有德育”的良好局面。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德育一体化研究,继续发挥“三主体”育人的作用,努力实现让每一个生命挺拔如峰的美好愿景。

  (谢清田,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峰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曾担任泰安市第十五中学校长,,曾先后被授予全国目标教学优秀校长、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泰安市优秀工作者、泰安市师德标兵、岱岳区模范校长、专家型教师等称号。多次在现代教育导报、山东青年报、基础教育课程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主持省、市级课题十余项。《山东教育》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学校文化创新成果。)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