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高书国:党的教育方针百年演进的战略逻辑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 高书国 已有0人评论  2022/1/4 19:45:30  加入收藏

四、党的教育方针演进的未来逻辑

未来逻辑是指在中国共产党100年发展历程中,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改革开放,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教育思想的理论先进性。开放,是我国教育所秉承的发展思想和战略逻辑,也是党的教育方针演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1.未来逻辑表现为教育方针演进发展中的开放精神

在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施政治、经济和教育封锁的大背景下,中国教育坚持向世界学习。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强调,“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向世界各国学习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放的视野和广博的胸怀对待、学习人类的科学知识与优秀文化,并将其转化为中国思想的一部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服务。但是这种过程不是一个盲目学习的过程,而是一个广泛的、有选择的、有目的的自我学习过程。

2.未来逻辑表现为教育方针对高质量现代化教育的追求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积极向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经验,改革开放后面向世界,先后向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学习先进思想、先进理论,汲取失败教训。中国教育在发展中不是简单照搬任何一个国家的单一理论和单一模式,而是汲取这些国家先进教育思想的元素,依据中国文化、中国制度和中国优势进行自主式学习,走自力更生、自主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中国教育在新发展阶段的战略任务,是中国教育从“以规模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变。高质量教育体系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战略内涵,其核心在于“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确定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中,中国特色是本质特征,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属性;世界先进水平是公共价值,是中国教育所具备的世界性的共同价值;优质教育是内在品质,是中国教育所具有的品质特征。

3.未来逻辑表现为党的教育理论不断创新发展

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也是一个不断演进、发展和提升的过程。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颁发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提出了“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新中国的教育方针中,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的代表大会坚持并重申党的教育方针,这充分体现了教育方针及其理论的一贯性、持续性和发展性。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美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报告继续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简而言之,关于育人目标的探索,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方针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上的继承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的展览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共产党在教育上经历了“初步探索—曲折实践—思想创新—理论自信”的长期探索过程,这不仅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和提升过程,还体现了党的教育思想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内在品质,党的教育方针演进、发展、创新的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教育思想的发展史,是中国教育持续探索、改革、发展并走向自信的历史。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