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国际风向 >> 浏览文章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游永恒 已有0人评论  2025/11/16 20:09:57  加入收藏

随着AI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得知识变得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全面。现在检索任何一种知识或理论观点,AI和数字化检索系统都可以给我们提供系统的知识以及相关的文献检索。有人因此得出一个观点,未来掌握知识已经不再重要,人不再是复读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由人工智能系统的知识库来替代,在需要某种知识的时候,人们只要能够做出相关的检索就可以了。这种看法很乐观,也过于简单化,还可能会误导人们的学习行为。这也导致了一种贬低知识,贬低学习的倾向,形成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价值观。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的核心素养

事实上“人工智能”就是人工智能,它不同于真人的智能。它是真人赋予机器系统的一种智能,它学习的边界是由人设定的,它采摘的数据和算法与模型的建立也是人类决定的,它很难超越人的创造力和系统设定能力。

 是的,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掌握已有的知识已经不像原来那么重要,人们也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么多的东西,那种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模式,机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对人的能力的评价也不再仅仅是复述知识和标准答案以及在呈现知识的考试中得到的考分。那种以分数评价人才的旧模式必然发生根本的转变。

  在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技术背景的知识丰裕的时代,哪些能力重要呢?第一,理解能力是认知活动的核心要素,知识理解的能力,远超知识复述的能力。我们过去的人才评价标准太看重知识的复述以及对标准答案的把握。在知识便利化的时代重要的是对呈现知识的识别和理解,人的理解能力是任何AI技术代替不了的。“系统”可以帮我们呈现知识,归纳知识,提供文献支持,甚至对特定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但是怎么理解知识的逻辑结构?怎么运用数据?如何评价知识、识别知识的核心价值,懂得知识产生的背景、数据支撑和逻辑关联?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未来人才的基本素养。目前、这种能力恰好是很多人的认知短板。这导致他们盲目跟风,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坐井观天,被别人精心设计的信息所绑架。   

人工智能系统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也能促进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它代替不了人的“亲自理解”,代替不了人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第二,提出问题和界定问题的能力是未来人才评价的又一个重要标准。人类最了不起的能力就是问题意识。人类根据自身的发展和目标任务,意识到问题,探索问题,明确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能力是人类知识体系形成的强大推动力量并赋予知识特定的“人类意义”,这是很长时间内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替代的一种人类能力。    

我们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一大不足就是问题意识淡漠,缺少问题意识,这是很多高分低能的人一个共同的特点。其实卓越的科技人才的特点就是有良好的问题意识。这也是他们做事有目标,行为有动力,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重要原因。第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是人才的重要特征。现代社会知识极其丰富并不断更新,速度快的来甚至让人无所适从,出现所谓信息过载的现象。  但怎么识别一个观点、一种信息的价值?怎么评估一个观点和方案的利弊?如果没有质疑精神,没有多元化视角,就很难对知识和方案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估。这种思维品质在做技术方案,做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可以避免和少犯错误的审慎的思维,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全面,客观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这将是信息化时代人才的一个高品质的特征。

第四,实践动手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信息化时代人才的重要特征。AI和数字化时代能够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知识和可选择的方案,但是对这种方案的评估、调整、确认以及怎样通过行动去解决问题这是任何机器系统都代替不了的。   

才就是能够把方案付诸行动的人,就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执行力强的人。这样的人才内涵显然不是“考分”就能评定的。科学、技术、工程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科学帮助我们理解原理,它本质上是一种“学术”。技术展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工程就是通过具体的设计和材料让科学和技术真正落地变成“产品”。数学是万能的贯穿解决问题始终的研究手段与工具。这就是世界各国以及我国都很重视的STEM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人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五,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评价的核心标准。人类意识的最高境界就是创新的精神与创新的能力。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创新史。    AI的算法、模型、结构、它的强大数据能力以及硬件软件的支撑,本身就是人类创造的结果。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我们有强大技术支撑的知识体系,它使得我们对现存知识的掌握显得“不重要”。但是灵感、直觉、发散思维、新想法、创造新事物的冲动,这些至高无上的智慧品质才是我们驾驭未来的核心素养。第六,终身学习和自我成长的能力。未来人才的特征是适应变化,与时俱进。知识系统在更新,获得知识的方式和创造知识的方式也在更新。那种掌握了现成知识,拿到文凭过后,通过一次考试定终身就包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未来评价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求知的愿望,强大的学习能力和持久的专业精神。

 总之,从认知领域来看,随着AI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那种以记忆为中心,强调知识复述,以考分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已经落伍了。未来的人才会以很强的数据收集能力(需要有很好的理工科基础和统计学知识)、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质疑的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特征并具备积极进取的人格品质,这些才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我们的人才评价和人才选拔的方式为之做好准备了吗?

0
0
关键字:
上一篇: 对话凯文·凯利:如何构想智能体时代?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