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学校课程建设研究所 >> 浏览文章

芬兰新课程改革:培养孩子这七种“横贯能力”

来源:这就是芬兰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7/10/16 14:47:06  加入收藏

教育决策不是以PISA排行榜为基础的,关键因素是儿童青少年未来所需的技能。

——芬兰教育专家帕西·萨尔伯格

一直以来,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因为连续多次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成绩遥遥领先而受到全球的热烈追捧,芬兰俨然成了国际教育界的一个样板。

然而,芬兰人并不是很在乎这些指数排名,芬兰认为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们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技能。

由于经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带来学习环境、劳动力市场及未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芬兰政府认为原来这套备受追捧的教育体系不利于培养新时代所需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芬兰迎来了彻底的教育改革。而新推行的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纲要,究竟带来了什么变化?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把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的人才,并定义了学生需要具备的七大“横贯能力”。

简单来说,横贯能力不等同于通过传统学科进行学习知识,属于综合素养的范畴。横贯能力是指贯穿于不同学科和领域需要具有的通用能力。

这种能力跨越学科界限,需要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以保证学生能够面对个人发展、学习、工作和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需求。

而这七个横贯能力包括:

1.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面墙壁之内,老师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主动学习的意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文化素养、沟通,与自我表达的能力。

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多元环境与文化、尊重人权、并以尊重为前提,在多元环境中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3.照顾自己、日常生活技能,与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通过生活相关的健康、安全、人际关系、理财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复杂生活时的积极心态。

4.多元识读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对道德和审美相关问题的思考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5.信息技术能力。

新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芬兰并不设置单独的计算机课程,而是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或学校的活动之中。

6.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

通过项目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未来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创业的运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能力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7.参与、影响和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

这次的教改还有一个关键词“现象教学”。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的数年里,很多芬兰老师已经在试验类似的主题学习的模式。只不过这次白纸黑字写进了国家核心课程纲要里,才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 

现象教学意味着各学校的老师可以依据生活现象来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老师们将横向的不同学科知识融入到新的课程模块,并以这样的课程模块为载体实现跨学科教学。

譬如皮尔卡拉地区某小学四年级的两位全科教师,以“欧洲地理”为主题,自主设计和编制了共包含17个课时的课程模块,每周两个课时,前后约两个月完成整个课程模块教学。 

老师师根据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定的虚拟货币,让学生设计一个欧洲旅行方案。它起码会从三个不同方面锻炼孩子的能力:

1.方案设计:

学生需要使用网络搜索并整合不同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交通工具的价格、目的地食宿情况与价格、不同国家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等信息。

2.方案呈现:

要保证旅行费用不超过老师给定的虚拟货币总额,时间和行程安排合理、恰当、有趣,这里面涉及到地理、历史、生物、艺术、数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

3.方案评比:

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不同学科的老师密切合作,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合作,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估。

“现象教学法”的施行,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掌握各种技能;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是被动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学科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开拓了知识的领域范畴,更在无形中进行了跨学科能力的训练。

大部分学生态度积极,甚至希望更多的互动教学,彻底告别传统的知识灌输,而变成主动的学习能力提升。

在芬兰国内,有部分教育学者对国家核心课程提出反对声音,担心会影响芬兰学生在国际测试中的排名。

教育专家帕西·萨尔伯格是这样回应的:

“或许会(影响芬兰学生的国际测试排名),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PISA就好比量血压,让我们可以有时检查一下自己的走向,但却不是永久性的关注焦点。教育决策不是以PISA排行榜为基础的,关键因素是儿童青少年未来所需的技能。”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