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县域联盟 >> 济南市历城区 >> 浏览文章

山东济南:打出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合拳”

来源:中小学管理 作者: 王品木 已有0人评论  2020/7/15 9:42:00  加入收藏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聚焦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质量提升依然是教育工作中持续推进的重大战略任务。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坚持以“办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为目标,以“底线思维”定边界、把节奏、控力度,打出了一套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的“组合拳”,促使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品牌持续凸显。  

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

1. 与城市发展规划“五同步”,保障教育配套设施有效落地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改革从来不是孤立独行的改革,也不是教育部门独职全责的改革,而是全局性、全要素的系统性改革。由于种种原因,济南市基础教育资源欠账较多。近几年,随着加快城镇化进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解决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等工作的推进,全市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济南市教育局将责任前移,积极参与居住区教育设施配建工作。2018年,济南市成立了“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新建小区严把教育设施配建审查关,“力还旧账、不欠新账”,加速全市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济南市还编制实施了《济南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到2020年投资200多亿元,新建基础教育设施385处,增加基础教育学位34万余个;并配套制定《济南市中心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实施意见》,创新了规划、招拍挂、建设、预售、竣工验收五个制度卡口,保障规划的精准落地、刚性实施、长效引领,在全省首次实现了新建居住区配套基础教育设施与首期住宅项目在规划、征收、拆迁熟化、建设、投入使用等方面“五同步”。

济南市还发布实施《济南市中小学校幼儿园(2019-2030年)布局规划》,推动教育布局规划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衔接。以上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百姓的“上学难”“入园难”问题,保障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应上尽上”,教育民生问题显著改善。

2. 实施招生入学“双零择”,保障学生教育起点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为保障学生的教育起点公平,济南市持续优化招生入学机制。一方面发挥招生政策的导向作用,自2015年起将优质高中学校招生总计划的68%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实现全市100%的公办小学划片免试就近入学、100%的公办初中对口免试直升、高中招生“零条子生”,通过全面实现“零择校”有效降低家长的择校冲动。另一方面,济南市自2016年起推行起始年级“零择班”,生源分配根据性别比例,采取电脑派位、均衡分班;各学校先科学均衡地配备班主任、任课教师,然后班主任在家长代表和媒体代表监督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现场分班,确保公平。由于“双零择”政策公开透明,有效引导了公众、学校和家长关注育人质量本身,热点学校的“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相对薄弱学校生源逐渐回流,校长办学的主动性大幅提高,教育生态总体向好。 

二、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市域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共生

1. 探索“1+X”共同体办学模式,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

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其实施的关键是要破解均衡问题,基础在于办好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济南市通过探索“1+X”共同体办学模式,实践全域、优质、共生的集团化办学。“1+X”共同体办学模式共分四类,包括“优质学校+新建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城郊学校”“优质学校+潜力学校”“品牌特色学校+同类特色学校”。

济南市在推进“1+X”共同体办学中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分类分层、因校制宜”的工作方针。即以优质学校为核心,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通过优质学校输出办学理念、文化品质、管理模式、干部教师等方式,带动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共同发展。二是坚持“创新创优、质量为本”的管理体制。建立从“聚变”到“裂变”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机制,实现管理互通、师资共享、研训联动、课程共建、质量共优。三是坚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品牌追求。从领衔校、成员校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办学模式下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机制,打造“1+X”共同体办学品牌,避免学校同质化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目前,济南市已经基本实现“新建校办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强一所、城郊校抓一点带一片”的发展目标。

2. 实施“三类学校”创建行动,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济南市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差异发展,通过实施“领航学校、特色学校、新优学校”创建行动,让外部推动力与内生变革力凝聚成加快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合力,倒逼每一位校长静下心来,全面深入地思考学校该怎么办、办成什么样子。

“三类学校”创建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突出学生视角,把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和社会满意作为重要准则。“领航学校”要在整体办学质量高、品质卓越的基础上,体现办学的探索性、实验性和示范性;“特色学校”要在学校整体办学质量较好的基础上,在特色课程、特色育人、特色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新优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差异发展,靠过硬的育人质量赢得社会的认可。

目前,首批180所市级“三类学校”创建培育校工作正有序推进,“三类学校”创建培育工作效果凸显,许多学校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气象。

3. 启动教育在线平台建设,构筑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支撑体系

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济南市落实《济南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在线平台建设行动,夯实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性条件,同时围绕远程教育、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聚焦支撑全市基础教育大规模高质量协同发展,建成“中央厨房式”数字教育资源创生系统,建立完善的数字化资源创生机制,打造多云协同、一网通办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支撑体系。济南市同时建设“云-网-端”一体化的基础教育、课后服务等垂直细分平台,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与教育改革创新协同推进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教育网络平台和资源,打破校园围墙,缩小区域差异,实现与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和应用的互联互通以及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享名师课堂、名师智慧和优质学习资源。

未来,济南市将打造“云-校-端”智慧协同的未来学校,建立基于5G、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泛在学习”环境支撑系统与校园协作办公系统,指导学校定制基于教育在线平台的个性化功能与服务,实现“多云协同、一网通办、一脸通行”和学校教学精准化、学习个性化、服务智能化,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师生发展自驱、教育发展共治,有效推动市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改革培养与评价制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济南市通过多种措施全面推动思政课改革,力求把思政课打造成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通过实施“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包括纵向贯通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和横向贯通的“理论+实践”教学改革,扎实开展思政“金课”评选,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大力推进思政工作评价改革,在全市推出一批思政优质课、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思政工作年度人物。

为推动立德树人从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向以所有课程为主渠道转变,济南还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培育包含100人的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双领军”团队,强化综合培养和任务驱动,在构建“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上实现新突破;同时坚持“生活即教育、经历即成长”理念,创新形式,深入挖掘和用好疫情灾难这本“大教科书”,为学生上好爱国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责任教育等“人生大课”。

济南市还开展生活德育项目化实践行动,以德育品牌创建为着力点,组织开展了两届全市中小学德育品牌评选活动,共发布50个德育品牌,帮助学校种好“思想树”、管好“责任田”,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专业化和影响力。2018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典型经验中,济南市有4个入围,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其中济南第十四中学的“以实现全员育人为目标的德育管理创新”样本经验,还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省级德育骨干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

2. 加快“减负提质”,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共识

近年来,济南市一直加快推进减负提质工作。我们所说的“减负”,是指减掉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没有必要的课外负担。在此过程中既要克服“中国式减负”过程中遭遇的重重阻滞,又要警惕产生如上世纪90年代日本那样由“宽松教育”带来的“减负陷阱”。“提质”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强烈诉求。“提质”中的质量包括德育、智育、能力素质、必备品格,是一种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不能窄化为“智育”,更不能异化为“分数和升学率”。为此,济南市教育局将2019年确定为“减负提质年”,并制定出台《深化减负提质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行动计划》,实施“品德养成行动、体质提升行动、劳动实践行动、美育熏陶行动、心灵滋养行动、课堂提效行动、均衡提升行动、管理优化行动、良师成长行动、家校协作行动”十大推进行动,通过创新思路、内外兼管、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激发学校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实现了校内外减负和整体提升育人质量双促进,推动全市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3. 探索多样化评价,丰富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这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要立足全面,突出综合。济南市积极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坚持“谁了解谁评价”“谁专业谁来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等最了解情况者作为评价主体,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日常评价、学期评价和毕业评价,评价结果采取“等级+描述性评价”方式呈现。

济南市同时实施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引导高中加快转变育人方式,提高育人质量。同时印发了《济南市推进普通高中特色课程(项目)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置了特色课程(项目)型、一体直升型、普高联合型、普职融合型四种类型,凡经评估考核认定后的特色课程(项目)的招生计划纳入高中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学校特色课程(项目)的具体招生人数、录取办法、培养模式由高中学校自主确定并实施。如济南大学城实验高级中学立足大学集聚的区位优势,与高校携手开展“双高联合育人”特色创新项目实践,形成了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

4. 凝聚家校社教育合力,促进“全家共成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济南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并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打造协同育人“生态链”。如济南市教育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建构了以分类指导为特点的立体化、系统性内容体系,让全市家庭教育指导“有法可依”,让学校调适家校关系“有章可循”,让家长在科学育人上“有规可遵”。

济南市还发布《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建设与管理标准(试行)》《济南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与管理标准(试行)》,通过项目化管理推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社会支持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形成了养而教、教而优、学而成的浓厚氛围。济南市还启动中小学家庭教育“泉家共成长”工程,牵头组建全国家庭教育品牌城市联盟,完善市区校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指导服务网络,实现“学校、社区大家都参与”,“孩子、家长全家共成长”。 

四、强化队伍培养,提供教育发展重要人才支撑

1. 落实强师惠师系列政策,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是强化师德提升师能。济南市通过深入开展“锻铸师魂”“涵养师德”“提升师能”和“激励惠师”四大行动,严师德、促发展、优管理、立尊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同时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教师职称评聘改革、教师培训管理改革和教师评价激励改革,在高中阶段学校试点“教师自主招聘、职称自主评比、岗位自主聘任、绩效自主分配”改革,提高教师管理效能。

二是关心关爱教师生活。济南市将中小学教师减负作为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家减负20条和省、市有关规定,列出问题清单、政策清单和整改清单,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督导评估、评比活动,切实减轻教师不合理的工作负担;同时落实中小学教师教育惩戒权,坚决为学校和教师撑腰。济南市还全面落实乡镇工作人员津贴补贴政策,实施艰苦偏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加大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力度;鼓励各区县设立教师关爱基金,资助乡村特困教师;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检查,确保惠师政策落实落地。

2. 完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打造教育管理人才“储水池”

一是实施教育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济南市强化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发现甄别、培养历练、选拔使用,并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畅通成长发展渠道,力争锻造一支结构合理、梯次接续、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尽快实现每一所市直学校校级领导班子里有“75后”成员、中层干部队伍中有“85后”成员、发现一批“90后”的好苗子。我们还建立年轻干部周期考核制度,实行动态调整,建立成长档案,实行跟踪管理、能进能出,确保他们选择上有空间、使用上有梯队、评价上有导向,为打造教育现代化的济南品牌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实施校长素质提升计划。济南市通过制订校长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规划,创新校长培训模式,区分不同类型学校、不同成长阶段的校长,实行差异性、定制性校长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济南教育管理人才的储水池和聚集地;我们同时加强校级干部日常监督考核,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压缩校长职级晋升周期,量身定制优秀校长考核晋升、交流管理的体制机制,激发校长队伍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济南市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基础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全力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济南名片”,努力办好有温度、有品质的济南教育。

王品木,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