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杨九俊:深度学习的实现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 作者: 杨九俊 已有0人评论  2023/8/10 10:16:08  加入收藏

核心素养,不管是学生发展的,还是学科的,抑或称之为课程的,都是指向完整的人的,关注学生走得远的。它对教学的期待,应当是深度学习的实现。

一、何为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怎样才算“理解”呢?

一是知识已经内化。教育学家们认为,人的知识学习有两次转换:一次是人与人间的,更多指的是从教师到学生;另一次是自我转换,由外而内的。知识的内化说明两次转换已经实现,新知已经融进乃至丰富了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学习者知识建构的有机组成。

二是知识可以迁移、应用。学习者能够将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三是洞察力的形成。知识已经转化为思想的武器,已经成为学习者本能的一种素质,看得准,看得透,甚至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在过去的学习论中几乎是盲点,现在倡导培养创新性人才,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人才指标。爱因斯坦说,对表面现象之后隐藏的规律的感觉,使我们形成直觉。彭加荣说,逻辑用于证明,直觉用于发明。把培养洞察力、直觉思维作为理解知识的一个维度,是非常必要的。

四是共鸣性的产生。学习者对情感、价值、学科本质有所领悟,高度认可,有的还发生强烈共鸣,在认知的同时,价值认同实现了。

二、怎样实现深度学习

(一)教师的引导

学校情境里学生的学习,总体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这种引导怎样往深度学习走呢?

第一,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拥知识”,这是教学的起点所在。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把“面向全体”落实到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第二,要研究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要超越表层的符号形式,理解知识的逻辑根据、思想方法、价值意义;超越庞杂的知识点,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和属性特征;超越简单的具体知识,理解学科思想、学科方法。

第三,要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和规划。要以核心学习任务为中心,围绕引导学生触摸、理解核心知识,组织学习活动。比如,怎么构建一个学习情境?最好是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可以是真实生活的情境,也可以是有真实感的模拟情境。怎么设计学习活动?问题(任务)驱动,自主(包括自己主导的合作)探究,学习或项目完成后,学习结果的交流分享和内化反思,等等。总之,要有一个心中有底的谋划。在学习过程中,怎么选择学习方式?怎么使用学习工具?这也是要未雨绸缪的。学习方式有通用的,也有与学科、与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的针对性往往与学习方式的匹配有关。学习工具应当有系统开发的意识,有能够满足学习需要的工具箱。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机地融入评价设计。崔允漷教授等提出“教、学、评一致性”,按照他们的建议,学习目标明确之后就要设计评价任务,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即明确我们要到哪里(学习目标),怎样才能表明我们到了那里(评价任务),我们怎么到那里(学习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

第四,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预设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预估学生会在某个知识爬坡的过程中有困难,在教学现场也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教师有备而来,及时提供了学习支架,帮助学生跨越了障碍。这种帮助也可能是随机生成的。课堂脉络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无论怎么精心设计,都不能穷尽教学现场的千变万化,教师及时的点拨、引导就变得非常重要。这需要教师“短备课”和“长备课”统一。“短备课”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有通透感,不能“夹生”;“长备课”是教师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素养储备——所谓“教学机智”,考验的就是教师的素养和功力。

(二)学生的参与

相对于旁观者知识观,新课程倡导参与者知识观。按照旁观者知识观,知识的学习是主客两分的,很多学生考完试就把知识“还”给课本和老师了,因为学生获得的知识本来就是“他者”的。参与者知识观倡导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内化,成为学生身体的一部分,知识也就被学生“带”走了。这里的参与,主要包含以下六层意思:

第一,是主体行为。有主动的意愿,有自主的规划,能够自己参与调控学习过程的走向。

第二,是在“做”、在“经历”的。这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尊重。在这里,作为动词的“经验”意味着生命的活动,生命的存在形式寓于“做”与“经历”的实践活动中。

第三,是在完成挑战性任务。学习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始终充满挑战性欲望,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主要是思维的爬坡。正是具有挑战性思维含量的任务,促进学生走向理解。三十多年前,讨论好课时,我们就提出,关键看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今天看来,这种认识仍然是站得住的。

第四,具有具身性。具身性认知指的是人的心理和生理相互结合,认知存在于大脑,大脑存在于身体,身体存在于环境,大脑、身体、环境三者相互激荡,来完成学习和认知。具身认知在西方是作为第三代认知科学出现的。其实,具身认知在东方有深厚的传统。从孟子、荀子到陆象山、王阳明、戴震,都是在克服主客分离的知识观,强调人的外在气象是由内在的道德、心性、心血一起涌发出来的,形、气、心一体三相。这些与西方探讨人类知识的身体性根源,研究学习与身体整体性的关系,都是相通的。

第五,是连续的,多维的。连续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方构成课程,构成教育;多维是指空间上的,多维方能体现集体性学习的优势,在相互启迪、意义协商的过程中“生产”知识。

第六,是审美的。审美,一方面指情感与认知相伴而行,学习过程充溢着愉悦感;另一方面指经验的完整性、完美性。完美性不仅是指学习过程相对完整,学习成就达到理想状态,还指审美的高峰体验。教学不仅应当是科学,同时也应当是艺术,参与的完美性包含了学习过程中的艺术享受。

(三)效能的达成

学习有没有充实感,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教与学的效能是否达成,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其关键主要是内化和应用,做到位就是“学会”了。

第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否形成。教学总是想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所谓“会学”,正是对这方面的要求。

第三,学习动力值有没有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学”最重要。内驱力有了,学习动力就形成了。

第四,是否有情感的共鸣和价值观的领悟。所谓“以情激情”,其中的“情”包括知识、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而从认知走向认同,表明价值观正在生根,“教书育人”大抵指向这个方面。

当然,除了上述从学生角度讨论的四个方面外,还有教师角度。“教学相长”,好的教学本身也是教师专业进步的过程。我经常说,名师的高度正是一节一节高质量的课垫就的。这应该也是教学效能的重要表征。

作者: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研究员,特级语文教师。代表作:《幸福教育的样子》《蓬勃生长欢乐颂》《花开的声音》等。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