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被世界名校录取的孩子有什么共同特点?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6/6/1 15:09:56  加入收藏

  李程是次次不差,是班内为数不多的“七世老臣”。毕业前,在苏轼的老家眉山,我们总结高中三年的所得所感。最后,全班同学不愿离开,李程更是感慨得泪如雨下。那晚,我一直在看李程,我“读”到了一个美丽女孩内心的“领受”与“纯净”。

  同样,我也见过一些学生的“魂”不能守在“舍”中,他们的“魂”常常四处飘荡。特别是那些已经决定要出国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目光漂移,百无聊赖。上课经常“失魂”的人,做事的时候便会“落魄”。

  表现为做事常常心不在焉,身心懒散,做事的贯注力、集中力、持久力都很差。“魂”常常游离于“舍”外,“人”便会神采全无,做事便很难找到聚精会神的那种精神状态,更找不到可以令自己全身心投入的做事“原因”。

  这样,举止便会不自觉地轻躁起来。“魂”不居于“舍”中,会大大地影响一个人的眼界与心胸,随之而来的,往往会流于自以为是的浮浅。

  宜婷和李程第二个特点,便是表现在她们身上的“诚”与“敬”。

  “诚”与“敬”是一种新鲜有活力的气质。正是因为具有了此种品质,她们很容易从众多的同龄人中被区别出来。“诚”与“敬”让一个人聪灵中有一份质朴与踏实,坚守中有一份开放与吸纳,个性中有一份尊重与坦诚……

  “诚”与“敬”让一个人犹如一件容器一样,腾移出了进一步发展与吸纳的空间,在生命的状态上绝不是一个“溢满”的状态。这样外界有益的信息以及老师、同学的见解与意见就会很容易地进入到她们的生命内部。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收到了宜婷的一条短信:老师,您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登黄鹤楼吗?记得当时我的答语是:崔颢登过,李白登过,刘禹锡登过,白居易登过,岳飞登过,陆游登过,诗人毛泽东登过……

  宜婷很快给我回了短信:哈哈,老师,明白了!我是想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宜婷带入到更宽广的历史文化空间中去,希望她从更多雄奇伟岸的心魂中汲取力量,这些想法宜婷很快便收到了。

  考上耶鲁大学之后,有一次宜婷要和我探讨金庸小说,记得那一天她竟不辞劳苦背来整整一书包的书,放了满满一桌子。宜婷是理科生,喜欢天文,在天文方面获得过国际奖项。在她临去耶鲁的时候,她兴奋地和我谈起了星空之美,讲起了外国人对于《红楼梦》的隔膜,谈起了人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她说是星空之美让她产生了更多的动力与坚持。

  李程虽然很早就坚定了出国念大学的决心,但高中三年的课堂上,始终扑闪着李程认真而专注的目光。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讲《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李程在她的课堂感悟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连老师讲着讲着,脸上绽放出灿烂而亲和的笑容。而坐在讲台下的我,早已心潮澎湃。

  婴宁那无拘无束的爽朗的笑更平添了她的妩媚与精灵。在这堂课上,我突然感到了身为女性的自豪。女人的天性中有着源源不断的对美的追求。浅层的是对容貌美的渴望,深层的是对心灵美的探寻。抛开是是非非、勾心斗角,女性的智慧与天才就显露出来;除去唯唯诺诺、胆小怯懦,女性的高雅与端庄就一览无余。”

  持有“诚”与“敬”,一个人便始终是活泼开放的,是可以畅快呼吸与丰富吸纳的。坦诚对待别人,更要坦诚对待自己;用真实的自己坦诚地去理解体悟世界的博大与美妙;对历史有虔敬之心,对生命有虔敬之心,对学问有虔敬之心,对未知有虔敬之心。正是“诚”与“敬”将两位美丽的女孩子的心魂雕塑得玲珑且别样,让两位美丽的女孩子时时刻刻地发生着美妙的变化。

我从未到过耶鲁与哈佛,但从两位学生身上,我隐约地感受到了耶鲁气质,哈佛风范。

  孩子出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教育。其实,在整个出国的过程中,孩子要面临许多问题以及要应对协调许多关系。若能利用好这一过程,将其视为教育孩子的种种资源与契机,“过程”本身也便变成了更丰富更有益的教育。

  在出国读世界名校的问题上,为家长提供如下建议:

  ① 孩子和家长都向往上世界名校,但其中一些家长将更多的关注集中在了申报的技巧上。其实,教育的本质并不仅仅止于一技之长,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构建。

  ② 那些世界名校关注的不仅仅是“分数”与“排名”,他们更想从孩子诸多信息中了解到孩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些世界名校在识“人”方面,是有别具个性的判断力的。

  ③ 国内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亦有重要的意义,不可以消极散漫。初期有选择的“散漫”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演化为全面的“散漫”。浪费时光不说,更是在“散漫”中,我们不经意毁弃了许多宝贵的品质。

0
0
关键字:名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