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不详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18/11/16 8:14:06 加入收藏
7.我们应把孩子的个性、差异当做价值
王铮(北大附中校长)
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人,而不是说我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筛选,把教育看成是现在的一些分数和成绩。我们对待孩子的期望是一个过程,孩子的个性,孩子的差异,我们不把它当作一种差距,我们把它当作一种价值。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应该有他个性发展、成就自己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怀着一片诚心,献出一片爱心,同时保持一片耐心,来帮助、支持孩子的成长。
接收了不同的学校之后,学生的差异性和多元化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的要求,新的创新,也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挑战。我们的孩子是未来的,是社会的,我们要用教育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更加开放地办学,我们就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跟随新时代的变革。在这一点,我们认为,学生的独立自主,他内心的充盈,他对理想的追求、执着,应该是我们更加要突出的。
8.真正明智的母亲,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地松手
陈立华(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
家庭对于孩子性格、品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母亲,则是家庭中极为重要的角色。
母亲的要求过于严苛,对孩子的掌控过多,有可能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压抑感。在母亲过多地控制和干预之下,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环境中,无法享受童年的快乐,也难以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父母权威失衡的家庭环境,可能会让孩子渐渐地失去与人交往的兴趣,给自己幼小的心灵上了一把锁,变得孤独、闭塞。
我想,真正明智的母亲,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慢慢松手,克制对孩子的控制欲。不是对孩子太过吹毛求疵,而是给他们一个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不是包揽孩子的一切事务,而是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成长路上的酸甜苦辣;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多问问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呵护他们的自尊,这对孩子们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9.人生要“出彩”,必须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
李有毅(北京十二中校长)
今天,大学之门向我们同学敞开。获得一张理想大学的入场劵,固然是我们前行的第一个目标,但决不应该是我们行进的归宿。我们要心怀善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知识在德才兼备的人手中,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在无德者的手中,只会沦为满足一己私欲的工具。
同学们要在人生道路上“出彩”,就必须摒弃功利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未来一定会有沟沟坎坎,但我希望你们不忘初心,忠诚梦想。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