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语文教育改革的路径思考

来源:张志勇博客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6/6/26 11:01:06  加入收藏

  一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即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东西构成了文化。具体讲,它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制度文化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则,精神文化就是精神文化产品。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

  狭义的文化就是指精神文化,即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意识、情感、意志、价值、信仰、知识、能力等等人的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物化的形态或外烁的成果,如典籍、语言、文字、科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风习,等等。

  二是文化的价值就是让人类生活和谐美好起来。《易经》:“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五色成文而不乱”。 《说文》:“五采相会”。 在这里,古人说的都是各种颜色放在一块儿,看上去不乱是和谐的,让人的心情很愉悦,让人赏心悦目。欧阳中石先生讲,文化就是以“文”“化”之,也就是通过文化让人美好起来。

  其实,英国著名学者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和无政府状态》一书,同样强调:“文化就是追求我们的整体完美,追求的手段是通过了解世人在与我们最有关的一切问题上所曾有过的最好思想的言论……引导我们把真正的人类完美看成是为一种和谐的完美,发展我们人类的所有方面;而且看成是一种普遍的完美,发展我们社会的所有部分。”

  三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英国著名学者泰勒1871年在《文化的起源》中提出了人类学的文化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个定义第一次强调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和“文化是整个的生活方式”。 那么,我们中国人讲得更直白一点。梁漱溟讲,“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胡适讲得更明白,“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

  请大家注意,要通过文化使人美好起来,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是人类留下的最好的思想言论。语文教材里面选的,都是经典的文章,无疑都是人类思想最好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在座的各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就是通过我们的语文教育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美好起来。

  今天,中国人有点钱了,出去旅游的多了。但是,中国人富起来走向国外,走向海外之后,并没有给中国人带来一种声望,没有带来一种文明的新风景。中国人在很多场合给外人留下的是什么形象?随地吐痰的是中国人,加塞的是中国人,大声喧哗的是中国人。外国人讲,你们中国是什么文明古国,你们中国那些文化都躺在故纸堆里面了,并没有转化为中国人的文化修养,没有转化为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没有让外国人感到中国人是有修养的,是一个值得敬重的民族和国家。

  台湾学者龙应台认为:“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力量,就看他的国民日常生活中呈现出的文化素养。

  我们强调语文教育的文化意识,就是要通过语文教育把文化内化为人的素养,文化外化为人的行为。语文教育承担着这样的人文教育的使命。我想,语文教育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用这样的文化自觉去统领、去指导和引领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培养这样的人,才是语

  文教育的正道。

  三、 语文教育的生活意识

  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教育帮助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大胆地去呼喊教育就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必须要回到这样的教育终极观上来。

  让每个人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讲,要让每个老百姓对改革开放有获得感、幸福感。今天的教育,不正是为了培养这样的有幸福感的公民,有幸福能力的公民吗?

  今天,我们的教育是在制造幸福的公民,还是在制造一批又一批失败者?有人曾形象地讲,我们的教育是在哄着一群绵羊陪着一只藏獒玩儿。我们制造了那么多的失败者,为什么失败?用一把标尺,即分数来评断所有人,肯定只有少数人成功!当我们的语文教育回到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差异的时候,让每个人的生命能量充分施展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为每个儿童寻找幸福的道路。这是不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大问题?

  杜威说过,教育是为生活做准备的。但是请大家注意,杜威讲的生活不是遥远的生活,不是未来的生活,他讲的是儿童当下的生活就应该是积极地有意义的、幸福的。今天,很多人在讲未来怎么美好,为未来今天可以牺牲,为未来今天可以牺牲什么,牺牲了儿童的童年的时候,儿童还有未来吗?请大家思考这个问题,儿童当下的积极地人生体验,一定是未来幸福生活的种子。当我们牺牲了儿童当下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却妄图去建构未来儿童生活的美好蓝图,可能吗?在座的各位,这条道路是不通的。所以,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当中讲得很清楚,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机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乐园。我们必须给儿童一个真实的、积极地、向上的、幸福生活的现在,在这个现在的幸福当中,去积淀和培育未来的幸福生活的能力。

0
0
关键字:语文 教育改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