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名家论坛 >> 浏览文章

张志勇: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来源:不详 作者: 张志勇 已有0人评论  2017/3/2 21:33:20  加入收藏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特点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是全员性。每位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既是基本权力,也是责任和义务。第二是自愿性。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工作必须建立在家长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第三是特长性。家长委员会要发挥每位家长的优势和特长,并依据其优势和特长,组织他们有序参与到学校教育的不同方面。第四是志工性。参与家长委员会工作是自愿的、免费的、无报酬的。第五是不干预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不能干预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不能干预学校的合法教育行为。

  (三)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

  主要包括以下6种形式:第一,沟通型。如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教育开放日等活动,其目的就是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第二,亲子型。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亲子型的教育活动。第三,志工型。如有的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护校队,等等。第四,专业型。如家长开设学校选修课程等。第五,学习型。主动了解学校的情况,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教育活动等。第六,监管型。组织有较高素养、懂教育的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等。

  六、积极创新家长委员会工作

  (一)创新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

  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参与学生民主监督与管理的形式要不断创新。如审议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参与学校教师的各种评价考核活动;通过设立家长信箱、定期调查问卷、参观学校等方式建立家长日常对学校工作建言献策的常规管道,等等。

  (二)创新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

  各地探索形成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形式有:学校开放日,组织有专长的家长参与学校改革,支持学校课程建设,参与学校的综合实践教育,为学校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等。一些地方建立的助教团、护校队等,都不失为卓有成效的尝试。

  (三)创新家长参与家长教育的有效形式

  家长委员会要把组织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作为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坚持、完善和创新家访制度。要特别注意对留守儿童、离异家庭、有特殊才能的孩子等特殊学生的家访,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要坚持以家长为主体,精心筛选家庭教育中的有效案例,定期组织家长育子经验的交流活动。三是组织老师解析发生在校园中的学生成长案例。四是探讨、研究家长教育行为背后的问题。家长有些教育行为是不当的,必须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探讨背后的动机,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路径。五是要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解读国家的教育政策。可通过开设各种讲座、组建爸爸俱乐部、妈妈俱乐部等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四)创新家长与学校联结的有效形式

  要通过开通网络平台、报纸、家校联系卡、定期征求意见等有效方式,加强家长与学校教育的沟通与联系。

  (五)创新城市和农村学校家长委员会工作

  要承认城市和农村教育有不同特点,承认农村和城市家长有不同的特点,也要认识到城市和农村教育有不同的资源。吕艺一中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开设吕剧、戏曲等课程,就是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地方教育资源具有西洋乐器同样的艺术教育功能,所以要看到农村和城市有各自独特的教育资源。因此,要研究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不同特点,研究城市和农村家长的不同特点,研究城市和农村教育的不同资源,在此基础上创新城市和农村家长委员会内容和形式。

  (六)创新不同学段家长委员会工作

  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不同,家长对学生关注的切入点也不同。因此,小学、初中、高中家长委员会要突出各自特点,办出相应特色,增强家长委员会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七、家长委员会: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联结的纽带

  (一)让每位家长走进学校

  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看客,家长是学校教育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家长是学校教育重要的建设力量。家长委员会在联结组织家长走进学校方面,它是一个重要的组织化的载体。

  (二)让学校教育回归家庭

  学校教育要回归家庭,家长委员会是让学校教育回归家庭的组织化的载体。在学校这种教育形式产生以前,人类社会长辈对后辈的教育是跟着父母、长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学校这种教育方式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而逐步从家庭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的。学校教育从家庭分离出来之后,在提高教育的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校教育日益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各种弊端。因此,在现代教育中也出现了让学校教育回归家庭的呼声,以至于“非学校教育运动”成为一种思潮。让学校教育回归家庭,就是要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克服学校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弊端。家长委员会通过组织家校同步教育活动、亲子教育活动,既是改变学校教育时空,也是改变每个家庭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样式,改变每个家长的生存方式、生活内容和生存样式。

  (三)让学校教育回归社会

  不能把学校跟社会切割开,要发起一场学校教育回归社会运动。学校教育要走进社会,开展学校与社区同步教育活动,促进社会与学校共同进步,进而让学校成为社区文化教育、文明传播中心,同时让社区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丰厚土壤。

  八、家长委员会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学校教育

  让每个家长都组织化地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释放所有家长对教育的爱,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支持。由此,我们看到的将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在这里,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撬动的,不仅是学校教育样式的变革,更是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家长委员会唤醒的是全社会的公民意识

  国人过去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是背道而驰的。学生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从关爱自己的孩子到关爱学校教育,唤醒的是每位公民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是最可贵的公民意识。

  (二)家长委员会唤醒的是全社会的民主精神

  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的选举,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建议权、参与权、监督权的行使,本身就是在进行公民教育,就是在进行民主教育,这无疑是在培育和唤醒家长的民主精神,是实实在在的公民教育课程。

  (三)家长委员会唤醒的是全社会的志愿者精神

  一个学生联结着一个家庭,一个家长参加了家长委员会,从他担当起自己的角色开始,他就在履行一种无报酬的、志愿者的角色。我相信,中国人的志愿者精神会从这里得到普遍的唤醒。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