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联盟 >> 全国目标教学联盟 >> 浏览文章

让课堂走向真正的合作

来源:莱州市双语学校 作者: 生晓玲 已有0人评论  2018/10/31 15:50:55  加入收藏

扣标合作环节中,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问题的探究、拓展练习等,并在小组内安排好人员准备班级合作时交流展示;小组合作时进行问题探究,把一是学生梳理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教师围绕课堂目标预设出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通常以合作探究题呈现);班级合作就是全班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的碰撞,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碰撞的一个过程;师生合作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老师带领同学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归纳,对于交流展示时提出的一些具有难度或挑战性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得以整合和提升,使课堂内容、深度升华,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达标反馈环节,首先回扣目标,学生进行对标自查,然后检测、矫正、反馈结果,进行查漏补缺。

大家来看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扣标合作时,最基础的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然后是班级合作、师生合作。为了更形象的说明课堂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看作是一个天平,整节课学习目标的定位和最后的达标反馈在课堂(天平)的两端,天平中间就是扣标合作。扣标合作如同天平的一个游码,它可以根据学习目标、依据课堂的要求及生成来调节整个课堂。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是小组合作,然后是班级合作、师生合作,所以我们在合作达标课堂教学中提倡课堂合作以小组合作为主。目前,多数学校都非常重视小组合作学习,但是许多课堂的合作学习效率低,流于形式。那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这就是我们今天论坛的重点。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经过大量的实践,我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走向小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在教育领域是由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来的。上海师范大学的王洁教授曾经对学习做过三个隐喻:第一种解释学习的隐喻是“获得隐喻”。举个例子,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学习对学习者来说就是一个获得的过程。在这种隐喻中,老师在独白,学生在获得。第二种隐喻是“参与隐喻”。举个例子,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但是他(她)和台下的学生有了互动。“就像有人在不断发球给我们,我们要不断地把球接起来。在这个接球过程中,我们的技能就不断提高了。”这种隐喻的条件是,需要有个高明的发球者。第三种隐喻是“知识创造隐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创造知识。“你向我学习,我向你学习,互相学习之外,我们还学习了新的东西,我们或许还创造出了新的知识。”这第三种隐喻中,就包含了对学习共同体的理解。也就是说,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你教我学的关系,而是一个共同学习的关系

作为学习上的小组共同体,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只是同学们坐在一起?那这就只能称之为一种学习方式。日常教学中,同学们坐在一起,研究、探讨形成共识,形成小组的共同观点,这还是较好的;个别教师的小组合作就是一种形式,就是安排小组成员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说而已。真正的小组合作怎样才有实效?必须把小组变成共同体让同学们在教师营造的共同的课堂条件下结成集体。让他们的目标有一致性,让他们追求共同的利益。当每个成员都捆绑在小组共同体中,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以追求团体成绩为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才是真正的合作,才具有了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在学校共同体建设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合作达标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以目标为指向,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共同达标为目标追求,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班级合作筛选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师生合作深化思维、总结规律。 

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中的“合作”主要是指学生的合作学习方式。我们所研究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方式而是建立一种完整的合作学习机制。我们必须消除一种误解:课堂上采用了合作学习方式就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机制是一个系统,它包括机构(组织建设、组织管理)、运行(方式、技能)和评价(小组评价、诊断与反思) 。缺少一项都不能称为是一个完整的机制,有一个环节运行不良都会导致这个机制运行的效果不佳或失败。今天在这里我主要和大家交流合作小组的运行:合作方式、合作技能的培养。

一、小组合作方式

课堂上任何形式的互动都应是合作,它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合作”。整个课堂以目标为主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扣目标,这也对师生的课堂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们目前的课堂情况,可以把小组合作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探究型合作、互助型合作、求异型合作、表现型合作

1.探究型合作(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

探究型合作(又称为讨论型或协同型合作),是指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观点分享、取长补短、动手操作、形成小组意见的合作。

这类合作在课堂上使用最多、最为普遍,约占40%,这也是最易流于形式,组织不好会浪费大量时间。合作的内容(问题的设计)、合作的技能、合作的组织决定着合作的效果。

合作要求:

(1)合作前老师必须明确合作任务,提出具体的合作要求(起始年级最好在PPT上进行文字说明,提出具体的要求)。

(2)加强对合作技能的培养;

(3)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

(4)要求必须人人发言或动手;

(5)老师要深入小组对小组活动进行指导;

(6)小组要整理好小组达成共识的观点或做法,做好在全班进行展示或汇报的准备(如何展示和汇报依据相应规范进行指导和训练)。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 深度学习:理念与策略
    致力于传播知识的教育,对于什么是人类知识、它的机制、它的价值、它的局限及其可能导致的错误和......
  • 让办学思想在课程建设中真正落地生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校长的思想影响着学校的办学高度与成效。陶行知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
  • 目标教学的未来走向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们希望目标教学进入一个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新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 目标教学的未来走向
    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们希望目标教学进入一个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旨的新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
  • 你是我最美的遇见
    美,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品质。美所蕴涵的深厚的情感力量是教育的源泉。一个充满激情和梦......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