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学术研究
  •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途径,是人们向上流动的最重要的渠道。但是社会分配不公,就业困难,贫富差距过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这是教育出现问题的最主要的根源。要说教育的病理,这是最主要的病理所在。......
    2017-08-29 来源:《就教育论教育能走出教育的困境吗?》
  • 杨东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今天,中国的教育正处于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满足基本需求到有可能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所谓的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可是,究竟什么教育是理想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很清晰的答案。中国今天的教育现状,令人难堪今天我们往世界上发达国家看,就看到这样一个难堪的现象:全世界的学校跟中国.........
    2017-08-17 来源:不详
  •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局,把握关键,立意深远,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等.........
    2017-08-10 来源:中国教育报
  • 1.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迷失了方向6月7-8日,我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巡视。我的思绪不得不回到30年前。那一年7月,我大学毕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5月颁布。学习和贯彻《决定》精神,为教育事业鼓与呼,成为我教育生活最为鲜明的基调。《决定》提出国家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试想,没有《决定》作出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伟.........
    2017-08-10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 时下,中国教育界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口号,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对这个口号深不以为然。这是典型的用政治术语妄言教育。“人民”从来都是一个政治术语,人民是个体公民的集合,那么每个公民的“教育利益”是不是等同于人民的“教育利益”?如是,每个公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北大清华,那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岂不是缘木求鱼?公共教育要满足国家、社会、个.........
    2010-05-05 来源:张志勇博客
  • 进入世纪之交以来,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先后实施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和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使1.5亿学生和780万个贫困家庭受益;高中阶段对90%的职业教育在校生进行了资助,高等教育在校生20%的学生受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的资助。另外,还.........
    2008-03-28 来源:张志勇博客
  • 一、鼓励孩子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在很多学校演讲,经常被问到孩子发展的问题。我通常有一个标准的回答:“一个小孩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向,而且不同的方向在不同的小孩身上可能完全不一样。”有两个故事值得有聪明小孩的家长和老师注意。第一个故事是讲我自己的。6岁时,我的父亲杨武之从美国留学回来,到厦门大学任教,把我送到一个近代的小学校读书,小学教授.........
    2017-08-07 来源: 教育思想网
  • 目前,我国高考改革已经确立“两依据一参考”的基本政策,与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两大依据相比,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其真实性饱受人们的质疑。即高中学校提供的综合素质档案是不是真的?换言之,综合素质档案是否真实可信成为高校是否参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过程中真正做到“保真”成为高中学校面临的一个现.........
    2017-08-02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第一,教育国际化大势所趋。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是当今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教育议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教育国际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世界范围内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基本特征是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推进教育国际化要加强战略思维。对于学生培养而言,要把重点放在拓展学生.........
    2017-07-28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 人生就是为幸福而来。一个人来到世间,没有那个人不想让生活过得幸福、快乐、美满。从这个意义上讲,获得职业生活的幸福,是人生的价值和归宿。我历来认为,教师职业生活是否幸福,是否充满生命的活力,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生命质量,影响学生的成长、进步与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否幸福是天大的事。遗憾的是,今天许多教师.........
    2015-07-28 来源:张志勇博客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