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张华:过去二十年的学校变革,为未来留下了什么焦点难题?

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张华 已有0人评论  2023/12/12 11:25:19  加入收藏

从2001年开始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到现在已经22年,未来十年的课程教学该往何处去呢?

我们中国的教育人,无论你今天做什么,无论发明和使用怎样的工具,一定不要模糊一个方向,就是五四运动所开辟的教育方向。有个古希腊神话人物叫做西西弗斯,上帝惩罚他,让他把一个石头推上山顶,但还没到山顶石头就会滚下去,如此周而复始。这个山顶就好似现代教育的高峰,而这个石头就是教育。

胡适、陶行知、杜威等人,他们都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去走,但是非常艰难。我参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4年,也知道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依然没有放弃希望,还在努力做,能做多少做多少。我想,中国真正实现教育民主,也就是让老师在课堂上享有专业尊严,让学生在学校里享受个性自由,恐怕还需要很多年时间。但是老师们,别着急,没关系,我们的下一代一定会比我们好。

张华:过去二十年的学校变革,为未来留下了什么焦点难题? 第 1 张

张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一、当前的问题与时代的新机遇

当前教育的迫切问题,我觉得至少有这样几个:教育实践中,应试教育依然势能強大;课程、教学与教育理论相对落后;教育实践普遍保守。

当前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应试教育。我们一边努力进行着课程改革,一边应试教育又如一块顽石横在面前。

再一个就是课程教学乃至整个教育理论的落后,我们至今尚未彻底摆脱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进口的凯洛夫教育学体系,这是一个很大的很严重的问题。

还有就是教育实践保守,很多理念层出不穷,但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依然是以机械训练、灌输刷题的方式来教学生。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但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

首先,我国正快速迈入“概念时代”,为学校变革提供新机遇。

我们先来界定一下什么叫“未来”。我借鉴国际上一些研究未来和趋势的专家的观点,来跟大家谈谈我对“未来”的理解。

有一位未来学家叫丹尼尔·平克,他把人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三个是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第四个时代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叫概念时代,我觉得这确实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本质特点——就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之上,能够提出新概念,并把概念物化。

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快速走向工业化的,所以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把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概念时代合并发生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

因此老师们,我们一方面要去汲取孔子、老子,一直到朱熹、王阳明他们所创造的一系列宝贵的智慧传统,因为教育这件事情的特点,不是越新就越好,旧的未必坏。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赶快带领孩子们走向概念时代,或者说智能时代。

这个时代的最根本特点,平克说有两个,第一个是它所培养的“未来人格”是创造者(creators)+移情者(empathizers);第二个是与之相匹配的“未来教育”的特点是“高概念”(high concept)+“高接触”(high touch),高概念是指提出新观点的能力,高接触是指在心灵上打动人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要强调大单元、大观念、大任务、大情境的理由,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高概念的时期。

其次,教育强国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政策的主旋律,为学校发展指明方向。

大家怎么理解教育高质量发展呢?反正我不认为高考成绩好就是高质量。我认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教育创造力发展。“教育强国”的本质是让教育创造力成为社会创造力的“引擎”,让整个社会建立在每一个人的创造个性之上。现代社会的最显著特征是“全体为个人”,无论多么强调人民,强调公平,都不能忽视个体,忽视了个体的人民是没有意义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与自由成为教育的内在价值。

“教育强国”,以教育目标观之,其内涵应聚焦三个方面:让每一个学生身体强壮、创造力强盛、责任心强大。因此我们需要课程教学的根本转变,转变的方向就是——素养导向,培育未来新人;实践育人,全面走向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合作中学;综合育人,在学科与生活的双向融合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我觉得有这样一些具体目标:采取果断措施,让小学毕业生的近视率降到10%以下,初中毕业生的近视率降到20%以下,高中毕业生的近视率降到30%以下;中小学生自杀率“清零”,首先保住生命,进而让每一个学生身体强壮、人格强健;彻底改变教学、评价和管理方式,让创造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人生态度和行为习惯,让每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强盛、人性和个性繁盛;以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为教育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道德”,让学生在制度化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发展强大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我真诚地期待我们国家尽快把学生的近视率降下来,自杀率“清零”。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戴眼镜的民族,难道学习一定要以近视为代价吗?为什么美国高中毕业生的近视率只有10%左右,他们不是照样拥有创造力吗?所以我们也得赶快改变。

应试教育怎么改变?取消中考,尽量不统考,不要用学业成绩去评价老师,把孩子的身体解放出来,让孩子去折腾,把创作当学习方式,同时把社会服务和社区服务这样的行动给制度化,把孩子的责任心培养起来,在学校里边不要提大口号,毫无意义。

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重点

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策略是:坚定方向,小步快走;循序渐进,釜底抽薪。

必须坚定“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能退回以“科举文化”为标志的“五四”之前和以集权控制和计划经济为特点的改革开放之前,逐步让教育启蒙和教育民主落实到制度上,特别是落实到外部评价制度上,又因应试教育制度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且有深厚文化和社会基础的问题,宜采取小步快走的策略逐步改变。

拥有宽广国际视野,聚焦中国核心问题,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度改变和自下而上的实验研究,对应试教育及相应课堂实践体系釜底抽薪,循序渐进发生改变。

我谈谈教育改革的三个突破口。

第一个是制度突破口。

以实验和“试点”的方式,先实现“普职融通”,让高中阶段教育走向综合化(即让职业高中转化为综合高中,大力增加普通高中的“职业因素”),改变层层“掐尖”、“割韭菜”的高中招生方式,三年之内取消“中考”,这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

总结46年以来的“高考”经验教训,改变目前的“新高考”制度,让“高考”稳步走向专业化和分权化,归还大学招生自主权,目前的“新高考”因考试次数和内容数量成倍增加,语数英三科变成“国家高考科目”,既严重削弱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社会素养,又导致学生“反教育的过重学业负担”和“貌似优秀的平庸化”。

第二个是实践突破口。

我们必须围绕核心素养的理念和目标,构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形态、教学形态、学习形态、评价形态和管理方式。

第三个是理论突破口。

必须果断放弃已经过时的凯洛夫教育学,围绕核心素养和时代的新要求,构建“素养本位课程与教学理论”,以理念渗透和特设课程两种方式,纳入职前和职后教师教育体系,逐步构建以教育民主和知识创造为本体的教育理论新体系,进而与我国悠久的智慧传统有机融合。

三、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我国已全面进入“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时期。我们国家本轮课程改革,事实上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官方已经不再按照这个次数去划分了。我们过去把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称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后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以来,教育部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中小学课程体系,五年一小改,十年一大改,因此就无法用次数来论了。

其实从2014年启动,到2017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与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2022年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16个领域的课程标准,事实上就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但由于经费管理、疫情阻隔等原因,这一次整体的理论研究不够到位,所以老师们很困惑。尽管很困惑,我们也不要去拒绝,因为本次课程改革它所体现的就是我们未来的方向。我在这里提几点建议。

建议一:基于设计思维,对“素养本位课程教学新体系”进行系统建模。

目前的《行动方案》缺乏对课程教学新形态和新方式、教师和学生新角色的清晰描述和相应支持措施,故难以落地。当前迫切需要理论界、实践界和决策层携起手来构建“素养课程”、“素养课堂”、“素养教学”、“素养学习”、“素养评价”、“素养管理”的学校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理想模型。

建模的具体内容有这样一些:以概念性理解、新知识和新能力建构课程目标;让教学过程以“探究任务”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探究任务,而不是在课下或回家“做项目作业”;从核心素养引出素养本位学习方式;以“真实表现性任务”为主体构建素养评价;让教师成为课程创生者,在课堂上由系统讲授者转变为“流动的教练”和专家,学生由静听者转变为工作者和“对话人”。

举个例子,疫情结束后,我和我的助手在实验学校做工作坊,基本的方式就是先带领老师用大单元、大观念的方式把课备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试,而后再上公开课。2023年的10月25-27日,我们在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做了一个工作坊,针对小学五年级上的科学课,单元主题为“物质、能量与生活”。我们首先根据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提取大观念,然后形成新的目标体系,有了目标之后就立刻设计探究任务,有总任务、子任务,孩子们就围绕着任务去把知识技能用起来,整个过程就变成一种探究的过程。

张华:过去二十年的学校变革,为未来留下了什么焦点难题? 第 2 张

建议二: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系统改变教学研究制度。

我们的10万教研员迫切需要从“教学控制者”转变为课程领导者。教科书不是课程,课程标准也不是课程,“课程”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科书为资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师专业特长持续开发的“课程单元”。拿一本教科书进课堂上课的时代该结束了。目前需要建立一整套与“素养本课程教学新体系”相适应的教师评价系统,并由此形成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新标准。广大教研员必须率先垂范,实现转型。

建议三:以“教师核心素养”为理念和目标建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

教师需要以课程创生能力、学生研究能力、学科研究能力为主体发展“教师核心素养”。教师在职培训需要改变“听报告、记笔记”的传统方式,以与教师课堂实践无缝衔接、问题导向的“工作坊”为基本培训方式,并形成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坊”制度。教师职前教育要走出“技能化”倾向,走出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两张皮”现象,通过教育学院与文理学院融合的方式,将职前教师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素养、学生研究能力与学科研究能力化为一体,培养21世纪“专家型教师”。

最后我想说,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让教师创造着工作,让学校成为创造的乐园,这就是21世纪中国学校变革的愿景。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整理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