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面向未来的理想学校:变革目标、关键问题、行动要领

来源: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 作者: 李斌 已有0人评论  2023/12/12 13:47:03  加入收藏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即将结束,如我们所见,这几天台上台下全部的思考和实践、研究与探索点亮了、温暖了这个冬天;全体参会代表所共同临摹的画卷和彼此交付的工具,诠释着在文明转折的艰难时刻,基础教育人应有的叩问与行动。向你们致敬,每一位依然保有理想火种,拥抱教育信念的校长、老师、研究者、服务者!正如李希贵校长今年曾经说过的一句让我感到鼓舞的话:在复杂的局面下,世界只为高尚的目标让路。

没有人不会看到,这些年真难,这一年真难!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难。背负职责地“苟着”,仿佛是2023年最好的样子!无数领域中无数飞扬的人生,在这一年都怦然坠地,因为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

但是我们知道,世道越难,教育越不能随波逐流,越需要清晰的目标感和更大的确定性。因为,“世界只为高尚的目标让路”。

面向未来的理想学校:变革目标、关键问题、行动要领 第 1 张

我们看见时代应变之难。就在不到一个月前,今年才横空出世的ChatGPT,迎来了又一次“史诗级的更新”;同步迎来的,是全球主流国家针对人工智能风险发布的联合宣言。这场“突变”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比我们想象的发展更快,机遇划时代,风险同样划时代,全世界的人都在左右为难——各位教育同仁,其实这种级别的难题,几乎遍布支撑人类社会运行的所有重要领域。

面对ChatGPT,有识之士一定会意识到,教育已经迎来史无前例的“颠覆式创新”——是的,我用了“颠覆”二字。而这场颠覆究竟是一场摧枯拉朽的破坏,还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层级的又一次跃迁,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取决于我们今天是主动地“重置系统”,还是被动地“被系统重置”。

我们看见中国发展之难。大家都知道,疫情以来的中国,正在遭遇和寻求突破的“发展陷阱”,全社会讨论比较多的有两个:一个是“中等收入陷阱”,追问我们能不能迈向全球人均高收入的国家;一个是“中等科技陷阱”,追问我们能不能实现前沿科学尖端技术的大面积突破;在我看来,还有一个是“中等教育陷阱”——我们能不能突破“只培养一类人才,只拥有单一标准,只继承前人经验,只勇于向考试负责”的学校教育整体生态?一切通往未来的航行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中流击水,浊浪渐高,没有人可以掉头。

我们更看见社会文化转型之难。社会文化摆向何方,决定了我们将会生活在一个好的社会还是坏的社会。这意味着社会经济必须走向以价值为中心的繁荣,个人生活必须回归有意义感的幸福,创新创造必须成为社会的基本动力,社会生态必须在多元中更加包容,让宽松的社会文化和稳定的社会秩序同步发生。全球近现代发展历程反复向我们证明,一个好的社会,在好起来之前,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民必定踩对了一个关键步骤:教育机构——包括但不仅限于学校——究竟在用什么层级的思维、文化、机制、学习科目、学习方式,培养、孵化我们的学生?

——似乎必须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说得上我们的工作,是在创建一个更好时代,在回应“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国家使命。

我们当然还看见教育突围之难。天赋目标、社会目标;显性目的、隐性目的;成己成人、成才成事;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层层叠叠,大类小类,层中有类,类中有层......教育的全部生态因为如此复杂的要素结构牵一发动全身,盘根错节,难解难分。

所以,亲爱的各位一线教育同仁,各位地方教育的主政领导,各级影响教育的专家学者,我们必须达成的共识是,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一份“重置系统”的勇气,和解开乱麻的智慧,让面向未来的理想学校可以大规模建构,批量化生长;让教育家型的校长、大先生般的老师在同一个行政区划里此起彼伏地涌现,彼此能看见,相互能支撑。中国的基础教育学校转型经过多年阶段性推进、无数零散的变革之后,迫切需要从冰山上的蓝图走向冰山下的系统,从“温差”走向“相变”——如同水遇见“100度”,它开始沸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

这个过程,关键在于如何升级我们的系统——真正的转型为什么难?难在缺乏高水平环环相扣的文化、认知、结构、机制、评价、支架和周边生态;道路如何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回答是,只有系统的成功,才能在变化中掌控风险,也才能产生让结构性要素影响教育行为的真实力量。

系统的成功,关键在于执掌系统的人,关键在于今天学校现场的你我他,我们心中不仅有难题,更加有理想。

一、在这个羞于谈理想的时代,我们邀您一起谈谈理想

这是一个羞于谈理想的时代。

因为太多人活在无目标的本能之中,太多人活在人云亦云的观念里,太多人活在难题横亘的视野下。套装的成功遮蔽了颤栗的灵魂,浮浅的戾气消解了人的勇气。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所以真正的教育进化,一定是一场在遍地从众的心灵世界里“不断越狱”的行为。

理想当然不是乌托邦。理想和梦想的区别在于,前者永远是奔着“我或者我们最终可以抵达”去想的。

理想需要好好地“想”,更重要的是需要好好地“理”。

1.理想的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动态复杂的世界。竞争还在加剧,握手已经重启;仇恨与战争此起彼伏,和平的力量也在聚集;全球性挑战眼花缭乱,文明的稳定性也远超从前......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跨族群流动性的增加,带来人类文明底层逻辑和基础范式的“显著重塑”,同样是风险、机遇并存。

和今天相比,未来十年世界将面临的重大变迁不会减弱,只会加速——

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趋于普及,人的一切学习成长、工作奋斗的重心,都将面临苦乐不均的“系统重置”;

基因编辑、干细胞技术等将为生命质量和长度带来突破,但也伴随着一系列伦理和道德困境;

地球环境危机将加速成为首当其冲的全人类挑战;

社会多元化和文化多样性导致鸿沟加深,对峙加剧,沟通与共识、合作与共存也在新一代层面扩大;

文化、制度与发展机会的冲突造成可控的全球割裂与战争风险;

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从“脱钩断链”再次走向多中心连接互通......

所以我想说,什么是理想的世界?它不是一个完美无冲突的世界,而是一个共识不断扩大的世界。东西方思想家所共同确立的那些超越族群的基本共识:人性与美德、和谐与宽容、理性与超越、爱与博爱、道与自然、平等与富足.....这些共识的扩大,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世界的希望所在。

它是一个稳定的力量不断生长的世界。总有一种进步,让这个世界明亮和有生机的部分更多一些,并始终胜过局部的黑暗与溃烂。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这个世界始终在前进,尽管也会螺旋式回荡。 

理想的世界并不会让每个人都满意,却需要我们去善意地理解。它没有人们说得那么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差。无论教育内外,看起来最纠缠甚至最绝望的现实,用更长的时间尺度,换不同的价值维度,心结就会打开,道路就会出现——对世界的善意似乎有一种最神奇的价值,它首先治愈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我们自己;它能让无数的教育现场变得松弛,无数的身心疾病不药而愈,无数的组织问题迎风消失......您愿意试试吗?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