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研究所 >> 浏览文章

山东章丘四中创新教育课程介绍

来源: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李昌旺 已有0人评论  2016/4/1 10:02:30  加入收藏

(2)、发现课程——学会观察,让学生拥有发现的眼睛

创新从发现开始!要创新,先要发现创新课程,发现不完美的事物,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教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我们试行了几方面措施:

一是大力培育教师。专门的教育需要专门的教师,而专门教师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采取引进来的办法,首先聘请专家担任我校特聘教授。与此同时,选拔有创新特长的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参与培训重点培养(现在我校两名教师已成为中国发明学会会员、全国创新型教师)。

二是举办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向学生大量介绍创新故事和案例,通过故事和案例引申出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让学生从中感悟发现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世界,从中发现需要解决、需要改进、需要创新的课程。

三是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必修课。我们将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上课表,进课堂,纳入学分管理。不仅让学生修完应有的学时,更要有发现的课程和创新方案;要获高学分还必须有专利证书,以此推动观察事物、发现课程自觉意识和观察习惯与能力的形成。

四是鼓励学生实现“三跳”。我们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努力实现“三跳”,即跳出课本,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跳出课堂,要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关注生活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在生活中学会发现。星期天、节假日,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去观察、去发现。发现创新课程,设计创新方案,成为学生必须而又喜欢的假期作业。

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发现问题的潜能,久而久之的训练,就会形成发现的能力和习惯。

(3)、尝试创新——学会思维,让学生形成创新的大脑

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拿多少专利证书,获多少创新奖励,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我们顶着高考的压力,拿出其他学校进行题海战术的宝贵时间,专门开设创新教育课,举办创新思维理论与创新技法系统讲座。最初,除在高一上学期相对集中的安排20节理论讲座课外,还从高一下学期起到高二每周安排一节创新思维训练课,借助经典发明案例和学生创意进行案例教学;08年以来,我们则每周每班安排两节创新课,不仅让学生系统了解了创新思维的多种类型和进行创新的各种技法,而且重在改变学生传统观念,突破学生传统思维定势、思维习惯,学会并熟练进行创新思维、多维思维。特别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一个“用”字。

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最初,学生创意总是以身边事物为主,如可显示温度的筷子、音乐杯子、可称量体重的椅子、多功能笔等。十几节课下来,他们逐渐能够发现带有一定独创性、复杂性的课程,如自动喂鱼器、新型键盘、应急型多功能医用床、全天型象棋等。半年后,许多同学就能够提出达到国家专利水准的高水平创意了。如2004级段磊同学发现,开车的人有时遇到紧急情况会把油门错当刹车踩,从而酿成车祸,经过反复思考研究,他最终设计成功一种错踩油门应急装置,该装置利用汽车安全带缓缓抽可以,而快速抽时却会卡住的原理,在汽车油门踏板上连接一根安全绳,当人们在情急之下猛踩油门时,连接在油门踏板上的安全绳被卡住,使油门踩不动,有效的预防了错踩油门带来的危险。这个作品荣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同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再如李正茂同学,他发现传统的二胡对于初学者来说太难了,音区的划分、琴弦的校正只能凭借学习者的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的形成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于是他对传统二胡进行大胆改造,从音区、音高的标注,到新式共鸣腔,再到可调试琴弦等,经过他重新设计制作的新式二胡共注册了10项国家专利。

实践证明,“了解——发现——创新”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创新能力生成规律,是进行创新教育入门的有效途径、模式和流程。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