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教育资讯 >> 教育视点 >> 浏览文章

霍秉坤: 香港面对“世界改变”的挑战:共通能力的培养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霍秉坤 已有0人评论  2019/9/27 8:18:53  加入收藏

(一)香港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效能

教育局推行课程改革,持续以调查研究,了解实施情况。2005年,教育局委托大专机构,进行学习领域调查,目的是了解前线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的进度和学校推行学习领域课程的意见。结果显示,超过70%的小学校长及超过50%的中学校长表示,自推行课程改革后,学生在下述方面均有改善: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自学能力及习惯、学习动机和兴趣、国民身份认同、尊重他人、责任感和整体学习表现。[37]

课程发展议会、香港考试及评核局、教育局阐述2014—2015年学校问卷调查,说明校长支持课程的主要目标。[38]校长(超过98%)都认为学校规划课程时,会考虑: 帮助学生建立宽广而均衡的知识基础、发展共通能力、培养正面价值观和积极态度、透过“其他学习经历”照顾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及引导学生反思和计划其升学和就业。其中,培养学生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与共通能力,是学校稍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见图5。

图5 学校设计整体的高中课程时的考虑优次[39]

调查显示,校长、科主任、教师和学生正面评价学生在共通能力的表现。[40]大部分参与者(71%—93%)都同意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沟通的方法”、“留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恰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多角度思考,例如能够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提出独特和创新的意念”、“掌握明辨思维的能力”。如图6所示。

图6  校长、高中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在共通能力方面的表现评价

图7  中六毕业生对通识教育科的意见

此外,在香港课程改革中,引入通识教育科是重要的环节。通识教育科被视为培养学生明辨性思考、独立学习能力等共通能力的重要科目。按课程发展议会等[41]引述毕业生意见调查(2013及2014年),大部分受访毕业生认同通识教育科能加强思考能力,对专上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见图7[42]。检讨报告引述教师对通识教育科的心声:“通识教育科作为核心和跨学科的科目,能协助学生为日后投入社会和生活所需要担当的多元角色作好准备”和“从通识教育科习得的技能,可迁移至其他学科和情境的学习。”同样地,学生对通识教育科有很高的评价:“通识教育科帮助我们从多角度探究议题,并加深我们对自身、社会、国家和环境的理解”和“修读通识教育科,令我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的观点。”[43]

(二)质素保证视学展示共通能力的培养

教育局以“学校发展与问责架构”协助推动教育政策。教育局质素保证及校本支持分部每年发表视学报告,以展示校外评核之成果。从视学报告来看,教师培养学生共通能力有两方面,一为学习机会之提供,一为教学策略之安排。谈及提供不同学习机会,视学报告提及良好示例的一所小学,显示学校在预备课堂时,着意培养学生之高阶思维[44]: 

学校响应上次外评有关共同备课的建议,配合学校关注事项拟订备课焦点,要求教师按课题加入照顾学生多样性及培养高阶思维等元素。

其次,在课堂教学之安排上,教师亦加强培养学生之共通能力。2015年,视学报告详细分析学校老师培养学生共通能力的情况[45]: 

教师着意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部分课堂效果理想。在效能良好的课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明辨性思考、研习、解决问题等共通能力为目标,透过分组活动,如集体创作、个案研究等,以促进互动及让学生应用所学。学生普遍积极参与,乐于协作,部分展现不错的共通能力。学校亦重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大都能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学生运用两文三语,表达和交换意见。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