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学校自主发展研究所 >> 浏览文章

用大爱良知和担当精神呵护学生成长

来源:章丘四中 作者: 刘金水 已有0人评论  2016/4/11 19:04:34  加入收藏

  教师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学生心灵,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把学校、级部、班级、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才能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必要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摒弃极端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为学生终身和民族未来负责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职业,更是引领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教书和育人是教师职业的双重责任。而且在教书和育人之中,育人为先,育人是本;不站在育人的高度来教书是教不好书的,只教书不育人既教不好书更育不好人。学生即使是考了高分,如果品行不端,或身心不健康,也不会是真正的人才。干过教育的人都有这样的常识,教育与管理能力强、敬业奉献精神突出的班主任,带的班就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懂事,进取心强,考试成绩就好,各科成绩就好,各方面的工作也会跑到前头,毕业时考上好学校的就多,将来走向社会有成就的人也多。

  毋庸讳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盛行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还会持续多年,下去若干年后还会有考试;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就不是好老师,升学率不高的学校就不是好学校。但是,这并不说明,追求高分数、高升学率就是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目的和全部,考高分、考好大学就是念书的唯一和根本价值。眼下学生成绩很重要,学生考大学很重要,学校升学率很重要,但不能因其重要而牺牲其他。那些决定其长远、影响其未来的东西更加重要。

  事实上,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和人才观,没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就不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恒久不懈的学习动力,就不会有好成绩、好发展。不清楚念书的真正价值,没有念书的正确目的,就不会真正热爱学习,就不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刻苦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仰赖于良好的教育。当前较为普遍的中小学生对满分高分的渴望、高考后的焚书抛书壮举、大学生60万岁的盛行和成人极低的图书阅读量,是对极端功利的应试教育的无情嘲讽和回报,更是教育的悲哀和民族的不幸。

  21世纪已是终身学习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社会是知识指数般增长、知识更新率极高的社会,需要的是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和不断学习,一个不热爱学习甚至痛恨了学习的民族该会是什么前途。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性应用为主导的经济,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不喜欢学习又如何创新知识和创造性应用知识,在世界民族之林又如何生存和自立。

  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教育,审视我们的工作,就会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应该明白,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是不应该极端功利的,干教育是要有道德良知和责任感的。我们既要为学生今天的升学负责,也要为其终身发展负责;既要关心其学习成绩进退优劣,也要关心其品德、身体和心理是否高尚和健康;既要关心其学习能力、做题能力,也要关心其自理能力、处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既要关心其能不能升上学和能够升上怎样的学,也要关心其能不能人生顺畅、快乐和幸福。我们自己的孩子肯定会希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我们的学生也都是他们父母的亲孩子。古语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才是爱,这才是大爱和真爱。

  四、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提高育人水平,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要首先受教育。教师的职业和称号,决定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必须是先进思想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必须道德高尚,心地善良,为人正派,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言行举止堪称世人表率;必须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甘于奉献,为事业献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手中攥着学生的前途,教育兴衰关乎民族的命运。正因如此,教师自古以来就备受社会尊重,古有“天地君亲师”之高位,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尊崇;当今社会,教师同样受着国家社会的尊重,在各行各业中,有哪一个行业能像教育有那么多的教育法律法规来保驾,有哪一个职业能像教师这样,政府和社会年年都为其过节。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