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学校自主发展研究所 >> 浏览文章

用大爱良知和担当精神呵护学生成长

来源:章丘四中 作者: 刘金水 已有0人评论  2016/4/11 19:04:34  加入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和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抱怨之声也越来越多,教育已成为高危行业和高难度行业,教师承载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社会满意的学校,如何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认真解答的课题。

  一、与日俱增的期许,内外交加的压力,极不宽松的教育环境

  传统思想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在中国,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官本位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骨血和基因之中。绝不输在起点上,考好名次、上好学、上好大学,将来考公务员、当官、当CEO成为普遍的时尚和追求,而学职业课程、上职业学校,将来进车间、当工人就低人一等,是无奈之后的无奈选择。因此,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按文理兵分两路奔高考畅行了30余年。

  巨大的升学择校竞争压力

  我国人口多,学生多,优质资源少,择校和升学竞争压力大,这是中国教育最大的国情。学校间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高等院校层次多差别大,必然导致激烈择校竞争和升学竞争。加上长期以来教育监管不够,教育进入了“以分论英雄”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怪圈,学习为升学,衡量学生看分数,评价教师看教学成绩,考核学校看升学率,教育陷入极端功利化。就考试一把尺子,成绩波动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没有常胜将军,即使学业优秀的学生也经常处在患得患失之中;班额大,教师关照度有限,少数人居上游,是教师掌上明珠,多数是则是失败者,处于被放弃和半放弃状态。不少孩子从小就被父母长辈无端赋予考北大清华、当科学家、当大官之期望,但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分化,等看到连个本科也考不上时,就难免不大失所望,未来的无望、当下的无助成为众多花季学子难以穿越的人生迷茫,于是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甚至有的厌世、轻生。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