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3/20 9:52:52 加入收藏
案例 2 歌尔学校 (小学部) 《小组项目式创作》
未来社会中,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将会是未来社会主流的学习形态,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展小组合作和项目式学习特别重要。居家学习期间《小组项目式创作》发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主导作用,不同学科采取不同的创作内容和形式,但都以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为组织形式。小组项目式创作有效地将学习的内容和能力内化于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 ,小组的构建与运作
小组的构建方式:根据原有班级小组构成学习小组,采取小组长负责制。也可以根据项目内容,同学们自愿申报,进行重新搭配,构建小组。还可以根据任务匹配度,由教师划分小组。
小组成员分工与管理: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成员的日常学习并负责项目式学习的分工,记录出勤和成员学习状况,撰写每日小组日志。每天晚 8 点前,各小组长向班主任汇报每日学习和项目进展情况。小组长可以民主产生,也可以是班主任或教师指派,或者是轮流负责制,形式由小组成员协商确定。
小组评价:每周五下午召开在线小组长会,各小组长参加线上会议,同时进行小组长汇报和班级周明星评选。通过优秀小组和周明星的评比对小组学习进行评价。班主任需要提前公布优秀小组和周明星评价标准,让各小组、成员有学习的依据和参考,标准就是引领。
第二 ,项目的确定
班作业组共同调研家长和学生需求,这项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通常会采用两条途径:一是教师首先确定项目内容,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线上排序,最终根据每个项目的排序情况确定班级项目研究群;二是教师下发征集令,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建议,通过得分最终确定要研究的项目群。
有价值的项目,能极大地调动同学们的参与热情。以“歌尔少年有声英语绘本制作——项目式学习”为例,这个项目的目的是通过项目创作,丰富有声资源,在创作中学习,将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给同伴,促进共同提高。实践证明,这样的项目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良好效果。
第三 , 小组 选择项目
小组认领项目:根据每周发布的居家学习项目式任务群,各小组都需要从中选取本小组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如果出现重复,小组之间协商确定,或者用他们感觉有趣的方式决定哪一组放弃。如,贾承霖、林辰庚小组;张宝月、王易雯小组;王一帆、王辰旭、杨文博小组,三个小组就同时选择了了关于读书汇报的项目。经过他们几个小组协商,最终贾成霖、林辰庚小组主动退出,另外两个小组各不相让,最后协商的办法是,两个小组进行网上论证,分别就优势、思考、预期成果进行陈述,其他同学进行民主评议,最终确定王一帆小组放弃,他们进行重新选择。
本着有趣、可创作、知识性强的原则,各小组或学生个人自主选择,原则上两周完成一个项目。目前,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们已经完成的项目有:
设计小学生“防新冠肺炎”知识竞赛题库 PPT;
征集和制作立体防疫绘本的小视频;
关于 2020 年居家期间班级读书情况的调研报告;
《我的第一次读书汇报会》策划方案;
有声英语绘本制作等。
第四 , 小组内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小组选定项目式学习内容后,小组成员协商确定分工,每个成员完成一个子任务,互相合作,在 1-2 周内完成项目式学习。
如,《弘毅班居家读书情况的调研》项目,子任务有:
使用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一份;
搜集整理阅读的过程材料(视频、图片、读后感、读书笔记、书摘等);
制作美篇 1-2 篇;
根据调查数据,写成较为完整的调查报告,不少于 1000 字。
再比如,“歌尔少年有声英语绘本制作”项目小组,子任务有:有声绘本有哪些?哪些是适合孩子们读或者听的?如何把这些有声资料进行下载并编辑?
子任务的设计需要教师指导、把关,做到驱动性强,能快速连接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创作的方式:项目式学习任务明确分工以后,子任务分别由小组的成员着手进行,结合生活实际“回忆、举例、探寻”,进行个体学习、探究、实践,最终通过网络进行“小组交流、全班分享。小组内各成员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网上学习会商,彼此支撑项目进展,促进项目完成,互相监督,确保进度。
第五 ,项目式学习 的评价
所有项目式学习都是基于学生的原有知识而设计,因此,评价的基础是学生掌握原有知识的情况。哪些知识是已经掌握的?哪些是有待学习认识的?始终与学科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有利于项目式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式学习主要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同伴认可度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过程、学习内容、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等,这些都要在小组网上会商中交流,孩子们自然很重视。小组评价主要是小组长的过程性记录。同伴评价就是通过学习产品在网上发布所获得的点击量,点击量高的,评价自然就高。
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是项目群的设计者,是子任务的指导者和把关者,是小组构建者或指导者,是学生自主创作的陪伴者、适时的指导者、小班会上的倾听者,需根据不同小组的创作情况,根据不同层次学习目标,提供更简洁、更具体的学习路径。
第六 , 收获与困惑
因疫情开启的居家学习《小组项目式创作》,让我们看到了另样学习方式带来的全新效果。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合作精神、自主探索、特别是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有的小组创编了系列的有声英语绘本,有的小组原创了《双语版防疫绘本》,有的小组在设计《NCP防疫知识问答题库》,有的小组在筹备演唱会的歌曲录制,还有的小组筹备了春季书画展......
语文学科紧贴当下疫情,组织探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英语学科组织了有声绘本制作,让学生把英语口语表达融入到生活情境中,小组合作,跨学科创编“双语防疫绘本”,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组织了美食节里的数学,学校防疫中的数学等,将数学生活化,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兴趣。
科学美术学科等纷纷开设“立体绘本”、审编小学生 NCP 防疫知识问答题库,设计病毒知识问答竞赛模型等。
根据目前的完成情况来看,自发组建的项目式创作小组更受学生欢迎,已有超过 84%的学生主动选择项目式创作学习,并且小组的效率更高,成员分工也更明确。过程中也出现了合作不够、有扯皮推诿的现象发生,或者坚持自己的想法,不顾及其他成员的感受等。导致部分项目创作进展缓慢。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