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研究所 >> 浏览文章

梦想与担当奠基中国创造

来源: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刘金水 已有0人评论  2016/4/1 10:40:10  加入收藏

  章丘历代重教兴学,家学渊源,书院众多,百脉书院(北宋田诰)、中麓书院(明代李开先)等均享有盛名,培养了文状元张起岩(元朝),武状元员半千(唐初),曾出一榜四进士,五里地三进士,父子进士,兄弟进士,明清两代就出了200余位进士。解放后,尊师重教也是历届党委政府的共同追求。

  这些因素均赋予了章丘四中人更多的责任与担当。建校初期,自己动手兴建校舍,艰苦创业成为初创精神;建校六七年,四中便声名鹊起,已有优秀学子考入北大等名校;恢复高考后的第四个年头(1980年),学校便已渐入佳境,培养出了山东省理科高考状元。在历次教育改革中,四中人都积极作为,敢为人先,跑在时代前列,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校。建校近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共和国的部长,有人民军队的中将,也有旅美的著名科学家(国际卫星定标协会主席曹长勇),更有大批后起之秀。近六十年的办学积淀,形成了“宽博自信、勇于担当、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四中精神。

  3.对教育本质的不断追问与时代的呼唤

  我在2002年9月调任四中之时,四中既面临进入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校情大变、优势不再的严峻挑战。新的世纪,历史步入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持续发展的根本引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民族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和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尤其是“钱学森之问”,更拷问着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灵魂。“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1]当时我在想,尽管创新人才可能需在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阶段培养,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示范性高中,应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准备。

  此时的章丘四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办学危机。1999年高校大幅扩招、大学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后,章丘中小学各学段,包括高中在内均严格实行了划片招生,章丘四中一下失去了面向全市大部地区优先招生的特权,只剩了15万人口的独立招生区域;为偿还扩校贷款,每年又大量招收择校生,甚至有些没参加中考的学生,也进了四中。学校规模急剧膨胀,大量新教师涌入,学生素质一下变得严重参差不齐,不少学生听课困难,动力不足,厌学心理明显。尽管家长催、老师逼、高考压,都很难见效,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危受命到四中任职的。事实上,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饥饿记忆和被长辈疼爱有加的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主体,尤其是社会功利化导致的读书价值观严重窄化与扭曲等因素,即使生源不错的学校,如何激发学习的持久动力,也成了难以破解的大问题。

  学生学习成长的内生动力究竟从哪里来?是富足的生活?还是物质的奖励?抑或是高中考的诱惑?还是未来就业的压力?创新拔尖人才需要什么支撑?“中国创造”该如何实现?教育的原点究竟在哪里?

  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常在拷问我,也催促着我必须来破解。回顾自身的经历、总结成功的办学经验、以及作为校长对时代责任的自觉担当,让我越来越清晰而坚定地认识到,破解难题需要“梦想与担当”,人才的培养需要 “梦想与担当”。只有“梦想与担当”,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动力源泉,才是创新拔尖人才的精神支撑;只有“梦想与担当”,才能奠基“中国创造”!

   二、“梦想与担当奠基中国创造”教育追求的要义、价值与原则

  作为一种教育追求,办“梦想与担当奠基中国创造”的教育,任重而道远。这种教育究竟是怎样的教育?她有什么价值以及有什么原则?我将从其关键的概念以及相互间的关系谈起:

  (一)梦想、担当、奠基与中国创造

  1.梦想与担当

  (1)梦想

  “梦想”是每个人都有的,它是指自己喜欢、向往、富有梦幻色彩、有实现可能、会为之倾心竭力、值得长期乃至终身为之奋斗的愿景。

  梦想是有着层次高下之分和个人群体之分的。从人生阶段、阅历角度来讲,一个人的梦想一般会经过低级到高级、世俗到崇高的过程。崇高的梦想确立之后,就会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让人生有意义和价值的源泉,是唤醒潜能与智慧的恒久的力量。正如罗伯·舒乐[2]所说:“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0
0
关键字:梦想 担当 奠基 中国 创造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