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3/21 8:59:11 加入收藏
案例13 规则即管理,契约文化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居家学习条件下,老师无法做到实时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传统的高度管控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管理将会失效,这对课程设计与实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个挑战,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百年前,杜威提出“主动作业”,他的学生克伯屈提出“设计教学法”,他的中国学生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这正是今天我们进行项目式学习所需遵循的理念。
为此,红岭实验小学在居家学习之初,对学校教研团队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重新划分,每个年级根据自己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课程安排,进行不断的调整,实现了横向的跨学科年级协同,纵向的学科组内协同,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积极应对这一难题。我们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框架和理念,创生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以大概念和表现性任务为核心,进行探究式学习设计,充分激发学生能动性。
教师协同备课
例如,红岭实验小学的课堂里,一位老师进行授课,班级团队的其余老师则进行协同授课:通过视频窗口关注到每个孩子居家学习情况,及时反馈作出调整、管理好班级“熊孩子”、协助授课教做好资源发放、班级小提醒发布、撤回孩子误发信息等。通过班级内教师对孩子的协同管理,来保障整个授课环节的顺畅,让孩子学习更加高效。
教师协同上课
红岭实验小学的协同管理还体现在,每天下午年级组内当天学习复盘,技术演练以及第二天授课讨论等。学科教研组则进行纵向跨年级学科内教研,确保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提升教学质量。每晚行政团队相约八点半,梳理当天问题,计划第二天任务,为线上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教研团队每天梳理当日教师教学反馈情况,形成日报,并反馈调整线上教学。
每日复盘会议
除了学校内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团队的管理协同,学校还积极进行家校协同,激发学生自主能动学习。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孩子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有了班级公约,大家一起遵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班集体建设得更加团结友爱。
班级公约
班级公约
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进行线上教学,但是,“公约”线上线下、时时刻刻都不能少。
开学伊始,教师、家长、孩子共同制定学习公约,互相监督,促成孩子具备自律能力,进而保证居家学习质量。
在家里,养成了主动制定公约习惯的红孩儿们还邀请爸爸妈妈监督自己!
家长聊天截图
公约的制定过程中,家庭成员全员参加,而且还要试用一段时间后,反复斟酌、调整、使之效果最优化。其次,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学习公约,同时还有要遵守的家庭公约!
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学习公约、家庭公约
学生制定的家庭公约
春暖有日,花开有时。疫情阻挡不了红岭教育者前行的脚步,消减不了红岭学子求知的热情。疫情很快就会过去,学习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一场“疫情”人生大课面前,红岭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正在体验别样的精彩课堂。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