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 作者: 未知 已有0人评论 2020/3/21 8:59:11 加入收藏
案例7 怎么都快乐
——一年级心理疏导课
身体上的痛楚,医生可以帮助拔除。
孩子们烦恼的心情,你可曾关注?
快乐和烦恼都伴随着我们每个人,不要总品尝着身边小小的烦恼,如果总是想着不顺心的事情,那么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视万物为忧愁。
特殊时期,孩子们虽然小,不像成年人那样因了解疫情的危害而产生恐慌的情绪,但是一个多月被关在家里,线上开学以后,每天又被安排了各种学习的任务,难免会产生烦躁、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应被忽视。看似小问题,孩子解决了就成长了,不解决还会出现新的问题,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
“心理素质是培养其它素质的基础,是学生能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教育者,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他们一起找到正确处理烦恼,妥善解决烦恼的好方法,从而使学生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活动一 共读绘本《生气汤》
读《生气汤》绘本,带领学生体验主人公的情绪经历,让学生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负面情绪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想办法去释放和调节,就能缓和过来。
活动二 “怎么都快乐”主题分享(二选一)
1.语文课文《怎么都快乐》文本分享+课堂连麦分享
2.提前让班上的一位同学录一段视频, 拍摄内容如下:学生怎么在家找快乐。
活动三 老师的心里话。
已经宅在家快两个月的同学们,由于没法出门去玩,也没法到学校上学,你们一定偶尔也会有一些不好的情绪,你们可能会紧张,会烦躁,会郁闷,或者会生气,有这些心理,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正是因为我们没法出门,我们多了一段和爸爸、妈妈相处的美好时光,而且我们可以像视频里的同学一样,把在家的每一天都设计得有趣又精彩!我们可以看看自己想读的书,听听喜欢的音乐,做做不同的运动,甚至可以多学几个小技能。比如,我们班级圈里就有很多同学晒出自己做饭、洗碗还有洗衣服的视频和照片,老师看到非常感动。
希望你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去丰富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做到在家怎么都快乐!
活动四 “我的快乐小妙招 ”征集活动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独门小妙招,请大家大方地分享出来吧!欢迎大家用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在班级圈里分享你的快乐小妙招。
烦恼是一种心理反映,说烦恼为的是以后不烦恼,这就是这节心理疏导课的人文价值。而学生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成功的,靠的是我们细水长流的爱抚和引导。
让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俯下身来问问学生:“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使我们的学生在这种爱的光环下快乐健康成长!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欣赏世界、品味人生、享受生命!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享快乐和幸福!
案例8 《疫情数据分析》教学案例
——五年级下册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而本次 2020 春节之际,新冠病毒肆虐,中华大地上燃起了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每天网上都会公布“疫情实时追踪”:
面对越来越多的确诊病例,很多孩子只会看到成千上万的人们生病了,难免会让孩子们感到不安,所以我们更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这些数据传递出的意义,不要盲目地不安和恐慌。
二、案例主题:读懂疫情数据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我们首先确定了北师大版教材给出的五年级下册关于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的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是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寻找到其中蕴含的超越单个课时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本单元需要学生不断形成的基本理解:。 如何统计信息,分析数据。
设计问题链:
1、疫情数据分析只比较数据的大小吗?
2、统计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选择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4、你能预测疫情的趋势吗?
三、案例过程:
片段一(解决问题统计方法有哪些)
设计意图:设计每日体温测量表,从简单的数据处理中,学生调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进行复习,能根据需要选择统计图的类型。
在整个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定对日常的体温策略有了充分的生活体验。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温度的单位,也会读出温度,那你们都会使用体温计了吗?学生的回复都会,因为这段时间每天都会接触到体温计。因此我顺势布置了测量体温数据的任务:给家人测量体温,制作家庭每日体温记录表,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第一个环节引导孩子们传递研究数据的变化趋势可以用到折线统计图。
同时也让孩子们在做体温记录的时候去发现:正常人的每日体温存在着变化,但总的趋势是不变的。
片段二(解决如何选择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收集疫情数据、整理数据过程中遇到两种数据如何对比分析的问题,从而引入复式统计图的概念。
根据疫情数据是对比两种数据变化的特点,学生能正确选择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但对两种数据分开对比变化,学生初步意识到单一统计图无法处理两组数据的对比,因此引入复式统计图的概念。
孩子们主动观看了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微课后。我开始直播上课:和孩子们一起观察“全国疫情新增趋势”,分析疫情的变化。
我跟孩子们交流,问孩子们这个图能说明什么问题?
孩子们都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了,无论是图例还是变化趋势。有孩子告诉我:疫情将要被控制住了!也有孩子看到一个异样的情况:就是 2-12 到 2-14 的时候“新增确诊”病人的数据一下就上升了很多!我布置任务让孩子们课后去调查为什么数据会出现异样的升高,是新的爆发期到来了吗?最终经过调查,有学生汇报,那是武汉的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开始接收病人了。
片段三(学生预测疫情的趋势)
学生汇报网上查到的治愈率的统计图,孩子们基本能判断:治愈率先是下降,然后明显上升,死亡率控制不变。同时做出预测:治愈率会越来越高,如果按照目前走势,1 个月后治愈率会上升到 50%。
同时结合实际教育学生:面对未知的病毒,我们可能会非常恐慌不安。
当我希望孩子们能用数学的视角看待疫情,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数据,科学地面对病毒带给我们的挑战,坚定战胜病毒的信心!
四、 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中,从疫情出发,注重体现了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选择现实情境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着重对于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何盛艇)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