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孔子教育思想与学校发展研究所 >> 浏览文章

孔子的“一贯之道”与心身秩序建构

来源:孔子研究.学术版 作者: 董平 已有0人评论  2016/5/4 8:12:08  加入收藏

  正因有自觉的“建中立极”与“意义的内在输入”,现实的个体才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主体”,经验的生活世界才转变为主体的意义世界。凡个体的经验行为经由“反思”的观审而“发现”它是合乎本在之“仁”或“中体”的本然状态的,那么这样的心灵状态即为“忠”,其经验行为则为“中”。因“忠”的状态是外在行为与内在“中体”的同一,所以也称之为“一”,也称之为“诚”,即《礼记·中庸》所谓“合外内之道也”。若经由反思而确证自己的经验行为与内在之“中体”是纯然同一的,那么人们就会由此而产生无上的道德愉悦,所以孟子便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反之,凡经验行为与内在之“仁”或“中体”未相契合,则其发出经验行为时的心灵状态为“不忠”,其经验行为则为“不中”。而“不中”的经验状况,无非是“过”与“不及”,“过”则超出了“中体”自身的中正限度,“不及”则尚未至于中正的应然限度。无论“过”与“不及”,均未契合于中正之体的自身本在状态,它们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也”。

  “忠”的本义是正己之心,实现己心之正的方式是反思,确保反思之有效性的方式是“允执其中”,“忠”即是“允执其中”所实现的心灵状态。由于反思过程之“共轭”现象的存在,“忠”就既是以反思而实现正心的原理,同时也是“建中立极”以实现主体性之自我建立的原理。“忠”作为一种心灵状态,原始要终,乃是天道呈露、天德充沛的状态,是“仁”作为“中体”而充分呈现于自我之精神世界的状态。由“忠”所发出的经验行为,就其本原性而言,就必然是“中”的,“忠”乃是行为之中正在现实性上的保证。通常所谓“安身立命”,“仁”作为“中体”即是身命“安立”的所在,“忠”则是使其得以“安立”的方式。

  3.“恕”作为“为仁”或“中体”的实践原理。“中体”的内在建立使个体成为“主体”,“忠”即作为主体之本然的心灵状态被内在地实现出来,而转成为本原意义上的“主体意识”或“主体性”本身。按照儒家的一般观点,内在的心灵状态是必然要通过视听言动的经验活动来表达其自身的,“忠”作为心灵状态的中正同样必然展开为具体的经验行为。前引“诚于中,形于外”等说已然可以说明这一点,另如曾子说:“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大戴记·曾子立事》)《大戴记》也引孔子曰:“忠满于中而发于外,刑于民而放于四海,天下其孰能患之!”(《小辨》)“忠满于中”则必“发于外”,“发于外”即是“忠”在特定关系情境当中的自我表达,而经验行为之“中”实质上也即是内在之“忠”的外向迁移。但正由于“忠”的外向表达是必然涉及具体的经验情境之中的关系对象的,因此“忠”的实现就需要一个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中间环节。在儒家那里,这一中间环节即是“恕”。“恕”是确保“忠”,也即是作为中体之仁的本然中正状态得以实现的实践原理。《大戴记》载孔子论“忠信之备”而有“忠有九知”之说:“知忠必知中,知中必知恕,知恕必知外,知外必知德,知德必知政,知政必知官,知官必知事,知事必知患,知患必知备。……内思毕心曰知中,中以应实曰知恕……”(15)“知忠必知中”,因为“中”原是心灵自体的本然中正,对这一本然中正的了达则是“忠”,它是通过“内思毕心”来实现的;而“忠”作为“中”的自觉状态,则因与现实情境的相应而表露于外,故谓“中以应实曰知恕”,“恕”即是“忠”的外向发越。

  “恕”通常被理解为“宽恕”、“宽容”,虽然不能算错,但实际上并不那么恰切,因为“宽恕”、“宽容”已经属于“恕”的经验运用,而非“恕”的本义。就该词的本义而言,实即“如心”之谓。而所谓“如心”,乃是“如己之心”,而非“如”他人之心,正所谓“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礼记·礼运》)如必欲“如”他人之心,则不仅在理论上为自我主体性的取消,而且在经验上必不可免地会陷入对他人之心的揣摸测度,无论何者,都将与“忠”的根本主体性原理相违背。“如己之心”,即要求已经实现了“建中立极”的主体将其“己心”之本然中正如实地施用于现实情境的关系对象那里,是为“中以应实”,因此“恕”的实质也即是“用中”,是为在实践意义上所展开的“允执其中”。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