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手机版 关注微信
您现在位置:中国创新教育网 >> 院研究所 >> 孔子教育思想与学校发展研究所 >> 浏览文章

孔子的“一贯之道”与心身秩序建构

来源:孔子研究.学术版 作者: 董平 已有0人评论  2016/5/4 8:12:08  加入收藏

  “仁”的意义讨论似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这里并不打算对“仁”的概念内涵做细致讨论,而只确认“仁”是先天地、普遍地、本原地内在于一切个体的。如果天道是天下一切万物之所以可能获得其当前存在的本原性根据,那么“仁”即是人从天道那里获得其存在的本原性根据;如果天道在“物”的存在为“物之性”,那么“仁”作为天道在人的存在即为“人之性”⑩;如果“民受天地之中以生”,那么“仁”即是民所受之“中体”。“仁”即性即道即中,是为人的本原性实在。正因有这一本原性存在,人才获得其现实生命,所以“仁”是生命本原;因这一本原性存在得之于天道,是为人的“天之德”,所以“仁”即是德性本原。正是从孔子开始,儒家确立了存在本原同一于德性本原这一最为基本的核心理念。因有这一核心理念的确立,个体之生命存在性的现实表达,便需要通过德性的实践来实现;反过来说,德性的实践,即是生命自身之存在性的最为直接的现实表达方式。

  由此可见,“仁”与“礼”是具有本原性上的同一性的,实质是天道在个体与人群(社会)两个不同维度的开展形态,只不过“礼”经过了圣人“允执其中”的现实转换或“制作”而已。但也正因为如此,“礼”便是天道与人道之本原性价值的统合结构与共相载体。作为现实性上的人道价值得以贯彻与体现的制度规范,“礼”是由人道而通达于天道的路径,是以庸常生活而优入圣域的必由之路。而这一经由圣人制作之“礼”的现实解体,迫使孔子把他的全部心力转向作为人之本原性实在之“仁”的深入思考。“仁”既是即性即道即中之“中体”,那么“允执其中”就既是个体实现其“中体”之自觉建立的根本原则,又是在生活实践中自觉还原“中体”之本然价值的根本原则。正是这一双重意义上的“允执其中”,构成了孔子“忠恕”思想的本质内涵,从而为个体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主体”开辟了道路。

  2.“忠”作为自我反思以“建中立极”的原理。“忠”的意义大多被今人所误解。人们通常认为“忠”是“我”对于某一对象的“忠诚”,其实非也。“忠”的本义即是“中心”。就字形来源而言,凡以为初文形态的“中”字,以“正”为其基本义(11),所以“忠”的实际意义即是“正心”(12)。“正”必与公正、公平、无私、无偏党之义相联系,因此在先秦语境中,“忠”首先是对统治者的要求。在对人民的关系上,统治者必须要“忠”,要去其偏私、无偏无党而体现其心灵的中正。《左传·桓公六年》:“季梁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上思利民”,便自然要求统治者去除其私意私欲之想而以“利民”为心,则其心正也,是即为“忠”。上引《表记》所谓“尽人而忠焉”之“忠”,也是以“正心”对待人民而中正无私之意。《大戴记·卫将军文子》引孔子曰:“忠,德之正也。”《论语·季氏》载孔子谓“君子有九思”,其一曰“言思忠”,即对于言论之发,须反思其是否出于中正之心。“忠”以“正心”为义,是可以得到先秦文献的普遍支持的。

  显而易见的是,“忠”之为“正心”,实为个体自我对其日常生活之心灵状态与行为状态是否中正的一种内在判断,它本质上并不涉及自我对任何外在对象的“忠诚”与否。而值得重视的是,个体对其意识、语言、情感、行为诸状态之是否为中正的判断,是只有当自我对所有这些状态进行反思的过程之中才得以清楚明白地、恰当地把握到的。因此之故,“忠”的实质内涵即是个体经由自我反思而实现出自我心灵状态的中正(13)。而这一点的可能性则存在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仁”作为“天之德”或天道本身在人的内在,原是大中至正之“中体”,是为“中正”的本在状态。反思作为一个过程,它在现实性上必然呈现为一种双向的联动或“共轭”:一方面是个体关于自我各种经验状态是否合乎“仁”或“中体”的充分自主的独立判断,另一方面则恰好又是“仁”或“中体”在这一过程中以其本在状态的清晰呈现。由于反思在本质上只是“中体”对其自身在经验中被表达状态的自觉观审,因此在反思的过程之中,“中体”便成为“主体意识”自身并以其本在状态来充分开显其自身。简言之,反思使中体之“仁”作为“主体意识”本身而自觉地呈现出来。我们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一通过反思的内在程序而使“中体”得以呈现与自觉挺立的方式,即是“允执其中”;正是这一意义上的“允执其中”,使以“仁”为价值内核的中体转成为“主体意识”或“主体性”本身并获得自觉建立;正是中体或“主体性”的自觉建立才使现实中的个体实现了向“主体”的转变(只有实现了主体性之自觉建立的个体才被称为“主体”);正是由于“主体”必以“中体”为根基,才为这样的“主体”在生活实践当中的普遍“用中”提供了充分可能,“君子无所不用其极”(《礼记·大学》,极者,中也)、从容于中道才成为“主体”的实践之方。在此同时,这一以“允执其中”为根本方式所实现的“建中立极”,“仁”作为“中体”之内在呈现,实质上又使个体的经验生存实现了向意义世界的跃迁,所以我把这一由反思所实现的结果,也即是主体性本身的自觉建立及其向意义世界的迁移与转进,称为“意义的内在输入”(14)。

0
0
关键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中国创新教育网 版权所有:站内信息除转载外均为中国创新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或摘录须获得本网站许可。

地 址:潍坊市奎文区东风大街8081号    鲁ICP备19030718号     鲁公网安备 37070502000299号